上周搭飛機的時候,我留意了一下周圍的孩子們。除了嬰兒,其他所有的兒童個個都在盯著屏幕,沒有一個孩子在看書或是望向窗外。他們的家長也都在看手機,當然,有的偶爾抬起頭和孩子們說點甚麼。

我旁邊坐著一個小男孩。他在手機上玩遊戲。他的家人坐在走道的另一側,他不時地看他們一眼,然後繼續玩他的遊戲。我忍不住兩次喊他看飛機窗外諸如小島這樣的景色,我不希望他錯過這樣的機會!

這很成問題:孩子們錯過了很多機會。可是,他們常常又看到太多他們本不應該看到的東西。想想看,孩子們在Google上能搜索任何內容——世界上任何糟糕的信息,色情、暴力、欺凌,任何負面的信息他們都會看到。他們年幼的心智根本無法消化這些信息。別說孩子們,很多時候連我自己都無法消化這些信息。我認為,放任孩子們從電子屏幕上得到娛樂,會使他們患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喪失的童真

長時間盯著屏幕成長的孩子喪失了兒童應有的童真,而與此同時,家長又隨時看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因為擔心各類壞人傷害我們的兒童,現在的孩子一直要到很大的年紀父母才允許他們自由活動。有些兒童甚至從來沒有自由地在社區活動的權利,即使和小夥伴們玩耍,也在父母的眼皮底下。學校對兒童的看管也很嚴,兒童從來沒有機會體驗自己怎樣和其他兒童互動、怎樣保護自己。

我認為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兒童,了解到太多世界醜陋的一面,自己卻完全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在這樣的世界中生存,更別說知道自己該怎樣去發展。

「完美生活」的假象

社交媒體上展現的各種「完美」的照片、「美好生活」的假象是最危險的內容之一。像抖音(TikTok)、Instagram這些社交媒體,都在推廣一種虛構的美好生活的意識形態。

作為女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我們小時候,都有人警告過我們不要把自己和雜誌上模特的形象對比、告訴我們那是經過處理的照片。現在的情況比以前糟糕百倍以上。年輕人通過手機,隨時都能看到不真實的照片。

年輕人如此沉迷於自拍,他們認為自己隨時看起來都應該是「完美」的狀態。他們當然辦不到,於是產生了抑鬱和焦慮的心理。

沉迷於網絡遊戲

很多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都沉溺於網絡遊戲。這給他們營造一種生活很刺激的虛假的氛圍,而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是被囚禁在虛擬世界中的奴隸。很多長時間玩遊戲的人,都是具有抑鬱傾向或有社交心理障礙的人。他們通過玩遊戲麻痺自己。

我言之過重嗎?

可能有的人認為我對兒童看手機的問題反應過度。我可以保證,我的擔憂很在理。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學會(AACAP)和兒童醫院協會(Children』s Hospital Association)宣布,COVID-19疫情以及各種公共衛生應對措施,使得原來已經很緊急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更加迫在眉睫。

其實在COVID-19疫情襲擊之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已經很成問題。

衛生資源和服務管理局(Health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dministration)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2016~2020年間,3~17歲的未成年人中焦慮症的比例增加了29%、抑鬱症的比例增加了27%。

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說,「美國估計有410萬12~17歲的青少年至少經歷過一次抑鬱症,這個數字佔這個年齡段人口總數的17%。」

都是iPhone惹的禍

年輕人抑鬱和焦慮症比例的攀升,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咎於2007年iPhone的誕生。2012年,多數美國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機。2015年,三分之二的青少年都有一部智能手機。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導致這些後果:

‧ 青少年出現「攀比和失望」的心理狀態,他們發現自己的形象、身材和氣質怎麼也無法和社交媒體上的照片相比。
‧ 他們感到世界很糟糕,可是他們卻無力去改變,甚至覺得自己也在推波助瀾,也要承擔一部份責任。
‧ 作為家長也都在看手機,忽略了孩子。我經常看到父母一邊打電話,一邊推著嬰兒車。我還經常看到,本該在公園裏陪孩子們玩耍的時間,他們也在煲著電話粥。

兒童需要父母的關注。「媽媽,看我,爸爸,你看我!」但是他們父母的注意力焦點經常被電話奪走,久而久之,這會導致他們的自尊心受損。兒童需要通過與父母目光的交流,肢體的觸碰,感覺受到關愛,而很多父母的注意力經常被電話奪走,而沒有放在孩子身上。

很多家長自己也忙於看手機,沒空陪伴兒童。(Vitolda Klein on Unsplash)
很多家長自己也忙於看手機,沒空陪伴兒童。(Vitolda Klein on Unsplash)

心理疾病已成為疫情

我所認識的每一個青少年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焦慮和抑鬱。這已經成為一場瘟疫。

年輕人真的受害很深。即使是我的孩子也不例外,我們限制她使用手機的時間。但是這還不夠。我女兒說,我應該等到她16歲的時候才給她一部手機。

當然除了手機以外其它的環境因素也有責任。學校在孩子們不夠成熟的年齡教導的某些內容並不合適(我女兒六年級的時候,她的老師給他們看一部印度電影,裏面的女子都被砍掉了雙手);中學和大學都在敦促青少年從事義工,因為世界需要他們去拯救;一些成年人把傳播疫情的罪責歸到兒童的頭上。還有更多,我不想說了。

解決的辦法

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該怎麼辦呢?以下是我的想法:

‧ 不要給孩子智能手機,給他們一部只能發短訊和打電話的手機,帶各種按鍵的那種,不知道現在還買得到嗎?
‧ 給智能手機上貼上警告標籤:「警告:智能手機會導致年輕人抑鬱和焦慮。」
‧ 以身作則,從家長做起,放下手機,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 帶孩子們旅行的時候,給他們看書,或者和他們一起收聽有聲讀物。
‧ 和孩子們外出在等待的間隙,如果孩子們感到無聊,不要遞給他們手機,應該隨身帶一本書,讀給他們聽。如果沒有帶書,可以和他們說話,陪他們玩耍,給他們一張紙讓他們畫畫也不錯。
‧ 如果他們有了手機,要限制他們使用的時間。僅刪除各種應用程式是不夠的,要知道通過瀏覽器,孩子們一樣能看到網上各樣的內容。
‧ 不允許孩子們在睡房內玩手機。
‧ 如果孩子需要在互聯網上寫工作,把屏幕放在公共區域,方便家長監控。

外出等待的間隙,可以讀書給孩子們聽。(Courtesy of Karen Gough)
外出等待的間隙,可以讀書給孩子們聽。(Courtesy of Karen Gough)

擴展對話

我希望這篇文章,以及其它媒體關於這個話題類似的文章可以提升社會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下一代需要幫助。我看到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為了避免孩子給自己添麻煩,就遞給孩子們手機讓他們自己玩。也有的父母以為,給孩子們手機,他們才不會在同輩中感到自卑。

但是我看到了這些孩子所經歷的痛苦。我和他們交談,他們並不快樂,甚至感到痛苦,在他們的年紀,他們承受不了互聯網上的那些信息。

希望年輕的家長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停止這樣瘋狂的行為,行動起來守住下一代的童真。#

作者簡介:

凱倫‧高夫(Karen Gough)是一位作家和旅行愛好者。她在TheFootlooseScribbler.com網站上分享了她和家人旅行的故事。

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原文:On Kids and Screens, or Why I Feel Like the Catcher in the Ry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