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邶風.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

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賞析

〈旄丘〉這首詩的作者是姜太公的女兒,周武王的正妻,周成王的母親,史稱為「邑姜」。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有很多關於邑姜的記載和傳說。而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大概是邑姜懷周成王(姬誦)時的胎教之法。據《大戴禮記.保傅》及賈誼《新書.胎教》記載:「周后妃(邑姜)任(孕)成王於身,立而不跂(音奇;抬起腳後跟,踮腳尖站立),坐而不差(音雌;身子歪斜),獨處而不倨(音義通踞;指立而不正,身子憑倚牆壁或欄杆),雖怒而不詈(音厲;罵),胎教之謂也。」

本詩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周成王14歲的時候,也就是周武王駕崩的第二年。當時王都大學剛剛建好,圍繞著周成王是不是去王都大學學習的事情,朝廷的三公[1]、九卿等意見不一致。首先是周成王到王都大學學習,如何與老師和同學相處?古人相見必有禮,用甚麼禮儀來相處?第二,古代大學的學生,不僅習文習禮,還要習武。每位學生都必須學騎射及使用干戈等兵器,然後根據身份的不同還要學習戰陣、戰略等軍事指揮課程。學習騎射及使用兵器的課程時,採用的都是真刀實槍,因此會有一定的危險。並且當時周朝剛剛建立沒幾年,局勢還不穩定,教師官員及學生們都來自不同的階層,他們對周成王有沒有威脅,這個誰也不敢保證,周公旦及召公奭也左右為難。邑姜聽說此事後,就約見朝中的大臣。畢竟周成王還未成年,在孩子的教育上,作為孩子母親的邑姜是有發言權的,這與后妃干涉朝政是兩碼事。所以周公旦帶領朝廷中的九卿等官員去拜見邑姜。

邑姜王太后面見了自己的兩位叔叔周公旦、召公奭及朝廷的九卿等大臣,並用「邶風」這種曲調形式即興唱誦了〈旄丘〉這首詩。由於九卿中有周文王時期的老臣,如南宮括、虢叔等,因此邑姜尊稱他們為「伯伯」或「伯父」,這就是「叔兮伯兮」這一句詩的由來。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放養旄牛的小山坡上的葛籐啊,它的節為甚麼長得這麼粗壯?各位叔父伯父,我們還能寵這個孩子(周成王)多長時間呢?

在放養旄牛的小山坡上,葛籐從出生開始,就經常被旄牛踩踏,在重壓下,它不僅沒有死亡,它的節反而長得比一般的葛籐更粗壯。以之來比喻教育孩子,如果從小就不讓孩子吃苦,一點點風險的事情都不敢讓孩子去經歷和鍛練,孩子怎麼能長大成材呢?而且,孩子總是要獨立的,我們這些長輩又能寵愛他多久呢?

母親都疼愛自己的孩子,可是疼愛的方式卻千差萬別;從本詩的第一章我們就可以知道,道德高尚的古人,她的見解就是與眾不同。「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多麼形象的比喻啊!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孩子的功課(或品德修養方面)為甚麼會停滯不前?一定是平時賜予他太多東西的緣故(指財物方面的賜予)!孩子在功課上為甚麼能精進不懈,一定也是有原因的。

言外之意,如果從小就經常賜給孩子財物,孩子必定會玩物喪志,無心於功課。而孩子能在功課或品德修養上精進不懈,原因就如第一章所說的「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吃苦,或給孩子一些壓力,他以後在功課上、個人品德修養上反而能精進不懈。

為了各位讀者更好的理解此詩,筆者講一個春秋時期齊僖公(姜祿甫)的故事。齊僖公有一個同母弟弟仲年,與他年紀相差不到兩歲,倆人從小一起長大,一起去讀書。因為是嫡子,又一起被齊莊公送到王都大學學習。齊僖公的哥哥得臣去世比較早,因此齊僖公對自己這個弟弟很照顧,兄弟倆的感情也很深。齊僖公上位後,一些重大的外交事務,都派自己的弟弟仲年出面處理。仲年因為是從王都大學畢業出來的學生,所以處理哥哥交付的事務也都駕輕就熟,每次都完成得很好。

仲年有個嫡子叫公孫無知(音智),史書中這樣稱呼,是因為姜無知是齊莊公在世時出生的,他是諸侯的孫子,故稱其為公孫[2]。也許是愛屋及烏的緣故吧,公孫無知出生之後就很受齊僖公寵愛,經常賞賜給這個孩子財物。這種做法其實是錯的,因為這會從小就助長公孫無知傲慢的心理,因此他長大後連自己的堂兄,齊僖公的嫡長子姜諸兒(齊襄公,當時的太子)也不放在眼裏。《左傳》及《史記》都記載了姜諸兒和姜無知倆人從小就開始明爭暗鬥的事情[3]。仲年去世後,齊僖公覺得對自己的弟弟有虧欠,所以補償在其兒子身上,將公孫無知的一應待遇提升到與太子(姜諸兒)一樣,連車服都一樣。這就為齊國後來的內亂埋下了禍根。

其實齊僖公並沒有要改立公孫無知為太子的意思,依照周禮的規定也不可能這樣做。可是對自己侄兒的無端寵愛卻讓公孫無知產生了不應該有的想法。公孫無知以為齊僖公是想將國君的位子傳給他。後來齊僖公去世,齊襄公上位之後,公孫無知就一直在暗中謀劃奪位之事。公元前686年冬十二月,公孫無知終於找到機會,弒殺了齊襄公並自立為君。只是這個國君的位置還沒坐熱,第二年春天,公孫無知就在出遊的時候被別人殺了。鷸蚌相爭最後漁翁得利,卻是公子小白(齊桓公)。

齊襄公之所以被公孫無知找到機會殺害,與其本身做得極差也有關係[4]。但當初齊僖公如果不逾制賞賜公孫無知財物及車服,公孫無知就不至於動那種弒君奪位的歪心思,也不會造業殺人及被殺了。

從筆者講述的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明白,長輩無端地賞賜晚輩財物,並不是對晚輩好,而是在助長其對財物甚至是名利的執著,跟給晚輩吃慢性毒藥沒有區別(「比予於毒」〈邶風.谷風〉)。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用狐裘裹著兵刃(因為怕傷到手腳),沒有專車接送就不願意動身。各位叔父伯父,您們以前(年輕的時候)不是這樣的啊!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這兩句是指商朝末年紂王時期,當時朝廷的大官及貴族子弟腐化嚴重。一些貴族子弟貪圖享樂,不學無術,拿兵器(干戈)時擔心傷到手,居然用狐裘裹刃。出門如果沒有專車接送,就不願意動身。

商朝末年也只有周國及其周邊的諸侯國在周文王的道德教化影響下,能勵精圖治,恢復禮樂及社會風氣。因此邑姜這四句詩的言外之意是說,紂王及其政權的腐敗,也讓周朝有了崛起的機會,您們這些從年輕時就追隨周文王的老臣,以前可都是很優秀的人材,跟商朝末年朝廷的那些貴族子弟不一樣。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會去計較瑣碎物品及微末小事的,只有那些處於顛沛流離狀態的貴族子弟。各位叔父伯父,(我的建議)您們可不能充耳不聞啊!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說的是周武王滅紂後,將紂王的嫡長子武庚分封在邶,那些隨武庚去邶地的商朝遺民中就有一些是以前的貴族子弟,這些人以前都過著腐化奢靡的生活,現在成了亡國之人,為了一點瑣碎的物品而在路上爭吵不休。原來是「用狐裘裹著兵刃,沒有車就不願意動身」,而現在可能為了一件舊羔裘或碎玉都能大打出手。用兩個反差很大的場景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孩子從小就要讓他吃苦,不能過份的寵愛,否則就如那些商朝遺民,國破家亡,成了斤斤計較的俗人。

邑姜的建議得到了周公旦等朝廷大臣們的認同,大家經過商量,決定讓周成王到王都大學學習,所有學生之間相見時不依身份而按年齡來行禮(《禮記.王制》:「凡入學以齒」);跟老師相見則行師生之禮儀,並形成相關的校規及制度代代相傳。

結語

〈旄丘〉是一首非常優秀的詩篇,她所闡述的道理,對古人及現代人教育孩子都有指導及借鑒的意義。筆者個人淺見:作為父母親及長輩,對教育孩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要愛護孩子,而不是去溺愛孩子。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獨立,不怕吃苦。不能隨便給孩子財物,那會讓孩子形成唯利是圖的不正確的人生觀。現在中國大陸有很多小孩在學校就攀比長輩過節時給的紅包多少,筆者看了經常嘆息和惋惜。

邑姜在本詩中說:「何其處也?必有與也(孩子的功課為甚麼會沒有進步?一定是平時賜予他太多東西的緣故)。」齊莊公在〈邶風.谷風〉詩中說:「既生既育,比予於毒(生養孩子如果不按照道德禮義的要求來教導,那跟給他們吃慢性毒藥沒有區別)。」值得我們大家深思啊!◇

[附註1] 

三公之一的姜太公(太師)已經去齊國上任,因此不在朝廷。當時輔政的是周公旦(太傅)及召公奭(太保)。

[附註2]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不得祖諸侯。」大意:諸侯的兒子稱公子,公子不能立禰廟祭祀亡父。公子的兒子稱公孫,公孫不能立祖廟祭祀諸侯。

[附註3] 

《左傳.莊公八年》:「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孫無知,有寵於僖公,衣服禮秩如適。襄公絀之。二人因之以作亂。」《史記.齊太公世家》:「襄公元年,始為太子時,嘗與無知鬥,及立,絀無知秩服,無知怨。」

[附註4]

齊襄公在當太子時,就與其同父異母的妹妹文姜亂倫。後來更與文姜合謀殺害了魯桓公。《史記.齊太公世家》:「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不當,淫於婦人,數欺大臣,群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