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講天人合一,告訴我們人之「氣」是天地所賜,那麼人的養生就該根據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進行。陰陽的變化與季節氣溫變化相對應,人需要順應四季節令氣候的變化來調和身心,使人體達到陰陽平衡。
今天是小暑。天文台預測今天多雲,有幾陣驟雨,氣溫為27至31度。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今年小暑後5天,即7月12日就會進入三伏天的頭伏(初伏)。小暑與頭伏的到來會使本地出現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的氣候特點。
中醫師張若偉表示,中國數千年的經驗累積,總結出二十四節氣與疾病的關係。隨著節氣的轉變,大氣的溫度、溼度和壓力,會讓人體的抵抗力出現盛衰消長,而環境的病原體也會蠢蠢欲動伺機攻擊人體。如果人們的作息能掌握住氣候變化的規律,對增進健康將會有莫大的助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小暑,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由於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
夏季養生重養心
《黃帝內經》中提到:「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意思是人和自然是相對應的,故若五臟在其所主的時令期間受到了寒邪,便會得病。
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按五臟主時來看,夏季為心所主,故需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
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過激,心平氣和。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等。
如今生活節奏快、競爭力強、接收大量資訊、生活空間擠迫,再加上複雜的人際關係等,使現代人經常處於緊張狀態,懂得舒緩這些壓力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中醫將精神調養列為養生諸法之首。
在沒有空調和冰箱的古代,人們靠的是通風、少動、調節情緒等方法應對暑熱。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消暑》:「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古人深知「煩夏莫如賞夏」、「心靜自然涼」的道理,調整身心,才能更好地度過炎炎夏日。這些方法在現代仍然有着一定的指導意義。
台灣中醫師林貴認為,夏季重在養心,心安則血暢,血暢就神清氣爽。所以夏天要使自己保持「心靜」來怡養心神。中午小睡片刻,有助於養心。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午睡保護心臟的作用不可小覷。另外,打坐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讓緊張、充滿壓力的心情能夠平靜下來。
長夏之際 健脾除濕
中醫五行學說:木、火、土、金、水,對應自然界的五季:春、夏、長夏、秋、冬,也同時對應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
《藏氣法時論》中註解:「長夏,謂六月也。夏為土母,土長干中,以長而治,故云長夏。」意思是長夏在黃曆六月,五行中屬土,與五臟的脾相呼應。而小暑正是長夏之際。
香港中醫學會理事長俞明珠曾撰文介紹稱,脾臟的特點是喜燥、喜溫、惡水濕,而長夏是一年中濕氣最重的日子,氣候悶熱,陰雨不斷。香港屬於海洋性氣候,濕氣很重。
濕本是陰寒之邪,切忌冷食,因為嗜凍貪涼會導致濕上加濕,寒上添霜。久而久之,脾虛困頓,不能將日常代謝的廢物及時排出體外。故長夏養生的關鍵在於除濕、利濕以健脾運。
他表示,雖天氣炎熱,飲食仍宜以溫為主,不宜吃冰冷食物,以免腹受寒氣。解暑還是茶水好,可食各種瓜果,如冬瓜、黃瓜、西瓜、苦瓜等當令食物。
冬不坐石 夏不坐木
民間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小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裏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