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許多長輩為了讓懷孕的親人養胎,擅自到藥房抓安胎飲。有人說,喝了它反而使胎兒不穩,甚至流產,呼籲大家千萬別喝。但也有人說,它讓分娩好順利,且母子平安。這個清朝的驗方究竟能否安胎?大眾對它了解多少?
民間口耳相傳的醫療資訊,常常是透過老年人群聚聊天而得。「安胎飲」就是在婆婆媽媽間廣為流傳的藥方之一。沒有經過醫生診斷,長輩直接就到中藥舖抓這帖藥,或威逼、或利誘地讓孕婦服用,但是孕婦並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吃這個處方。
目前最流行的藥方組成包括芍葯、當歸、川芎、川貝、菟絲子、北芪、荊芥穗、厚朴、枳殼、祈艾、羌活、甘草、生薑,共13味藥,有人稱之為「十三味」或「十三太保」。它在古醫書《傅青主女科》中的原名是「保產無憂散」,《驗方新編》稱它為「保產無憂方」,而《女科指掌》則叫它「安胎飲」。
問題是:現在流傳的保產無憂方有沒有效?有沒有副作用?往往只有在當事人吃過後才知道。
安胎祝「好孕」 古人有秘訣
針對安胎,中醫婦科重要典籍《婦科心法》舉古代名醫朱丹溪的「孕婦療法」說:懷孕的先期應當以「清熱養血」為主,為的是避免傷陰血,再兼以「理脾疏氣」,令氣血易生,如此做自然就能安胎。
當孕婦生病不得已需要用藥時,應注意三個禁忌:發汗、利大便、利小便。進一步說,如果衝犯了發汗的禁忌,可能亡陽傷氣;犯了利大便的禁忌,可能亡陰傷血;犯了利小便的禁忌,可能傷津液。
除此之外,還得仔細判斷孕婦的「表裏、虛實、寒熱」來施治,不可太過峻烈用藥。
神奇安胎飲 保胎又順產
中國古醫書敘述孕婦服用「安胎飲」以幫助安胎和順產。它的神奇功效,有臨床實例可作為佐證:
二十多年前,筆者一位學生的太太,經現代醫學儀器檢查出胎位不正,如果勉強生產會是「倒生」,意思是胎兒的腳先出來,要冒很大的危險。
當時我建議他們,每天服用十三味安胎飲直到臨盆。後來孕婦生產時仍然是「倒生」,但幸運的是順產。
民間如此追捧安胎飲,從下列古籍的記載就能窺知端倪。
《傅青主女科》說「保產無憂散」、「上方保胎,每月三、五服,臨產熱服,催生如神。」
《驗方新編‧婦科胎前門》提到「保產無憂方,專治一切產症。」懷孕末期尤當多服。如「有胎即能安胎,臨產即能催生。不拘月份,凡胎動不安、腰酸腹痛,一服即安,再服痊癒。臨盆艱危者,一服即生。橫生逆產六七日不下及兒死在腹中,命在須臾者,亦一服即下。懷孕者七個月即宜預服一劑,八個月服二劑,九個月服三劑,十個月亦服三劑,臨產服一劑;斷無難產之患,百發百中,功效如神。」
解析安胎飲的箇中奧秘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份的孕婦雖可以服用保產無憂散,但孕婦當時表現的「證情」仍然是最重要的,並非完全適合所有孕婦。事實上,不同古籍所列的安胎飲用法不盡相同,這些方劑是依據孕婦不同的「證情」發展而得,其中以《女科指掌》的敘述最為詳盡。
《婦科心法》的安胎飲
以條黃芩、白朮為主要用藥;白朮可以「消痰健脾」,條黃芩能「清熱養陰」。然後,針對孕婦的不同證情再佐以增減其它藥物。比如說,形瘦的孕婦,就是有火,不宜用過熱藥品;而形體肥盛的孕婦,不能補氣,恐怕會動痰。
藥物會隨「證情」的不同而有下列的變換:
火盛的孕婦,將黃芩增倍。
有痰的孕婦,把白朮加倍。
血虛的孕婦,用四物。
氣虛的孕婦,採四君。
胎動不安者,增添杜仲、續斷、阿膠、艾葉。
氣盛胎高者,加紫蘇、大腹皮、枳殼、砂仁、陳皮。
《婦科玉尺》的安胎飲
【主治】胎動不安。
【處方】人參、白朮、甘草、陳皮、川芎、當歸、白芍葯、蘇梗、黃芩、香附、砂仁,
【用法】水煎服。
《丹溪治法心要》的安胎飲
【主治】胎氣不安,或腹微痛、或腰間作疼、或飲食不甘美及出現孕婦痘。適合懷孕7~8個月者。
【處方】八珍湯的變方,用白朮、人參、當歸、白芍葯、熟地黃、川芎、陳皮、甘草、縮砂、紫蘇、黃芩;去除利小便的茯苓;增加理氣的陳皮、砂仁、紫蘇,以及涼血的條黃芩。
《女科指掌》的安胎飲
【處方】陳皮、茯苓、藿香、砂仁、當歸、紫蘇、甘草、白朮、黃芩、大腹皮
【用法】加3片薑,水煎服。
【運用】
惡阻,倍藿香、陳皮,加半夏。
胸膈不寬,加枳殼,去白朮。
惡寒,倍蘇葉,生薑,去黃芩。
虛煩,加麥冬、知母,去白朮。
子腫,加山梔、木通,倍腹皮。
咳嗽,加桑皮、麥冬,去白朮。
子淋,加木通、淡竹葉、茯苓。
頭痛,加川芎、羌活、防風。
腰痛,加杜仲、續斷、補骨脂。
痢疾,加黃連、木香、木通。
胸腹痛,加香附、白芍、延胡。
洩瀉,加澤瀉、白朮、茯苓。
傷寒無汗,加羌活、防風,去茯苓、白朮。
寒熱往來,加柴胡、紫蘇、薑。
傷食,加枳殼、砂仁,去茯苓、白朮。
誤服毒藥,加知母、白扁豆。
胎動不安,焙當歸、砂仁。
胎不長,加參、芪、當歸、白朮。
下血,加阿膠、艾葉、川芎、當歸。
胎太盛,加黃楊腦、陳皮。
胎氣上逼,加砂仁、蘇梗。
不眠,加茯神、棗仁、竹葉。
胎氣下墜,加川芎、續斷。
血虛,加白芍、熟地。
瘧疾,加柴胡、知母。
胎欲墜,加續斷、杜仲、川芎、當歸。
臨產,加川芎、當歸。
安胎飲加減活法【歌】
安胎飲裏紫蘇甘,大腹砂仁桔藿堪,芩朮歸苓薑水煮,胎前諸症可相參。
惡阻停痰半夏宜,茯苓甘草藿陳皮,砂仁大腹同香附,蘇葉生薑功最奇。
胸滿心疼號子懸,蔥頭枳殼可同煎,砂仁大腹甘蘇葉,白朮黃芩應避嫌。
口渴虛煩加麥冬,茯苓竹葉及防風,山梔知母歸生地,補血生津有大功。
腫脹皆因濕熱多,健脾利水自安和,木通苓澤薑皮朮,大腹陳皮及炒莎。
腰痛皆因腎氣虛,須防孕子絕衣裾,地黃杜脂芎淮山,續斷當歸總載書。
咳嗽原來屬肺家,要分虛實莫塗鴉,虛將天麥阿膠等,實用蘇陳桑杏砂。
往來寒熱屬於肝,血少風邪勿誤看,四物八珍醫血弱,柴胡加減療風寒。
食傷水瀉損於脾,下痢稠黏作熱醫,熱則香連丸可治,四苓香附茯陳皮。
不眠驚悸屬於心,怔忡虛煩汗不禁,遠志棗仁龍眼肉,茯神柏子及人參。
觸犯胎元動不安,縮砂末服是神丹,或兼佛手同生地,膠艾加之治血乾。
大抵胎前宜四物,川芎用早恐升提,地黃泥膈須加減,順氣和中勿執迷。◇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