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所謂的觸景動情是透過現時所接觸的事物引發的腦袋裏面的記憶,例如某人曾經在舞會中與情人跳舞,十年後在某地方再次聽到那首伴舞的樂曲,當日在舞會裏的影像及感覺便重現眼簾。

同一個道理,如果被觸動的情感是屬於負面的話,便會變成觸景傷情,或重複經歷恐怖回憶了。舉一個例子,如筆者在地震災區接觸的災民般,他們在經歷地震的時候聽到了一些聲音,日後再聽見類似的聲音時,曾經歷的恐懼感便會出現,所以被拉出來的回憶未必全是好的。

此一理論由曾獲諾貝爾獎的俄國心理學家Pavlov提出,他曾以自己的狗作實驗。當狗能夠在面對食物時自然分泌唾液,食物便是非制約刺激(US)、唾液分泌是非制約反應(UR),食物和唾液分泌兩者的關係是非制約反射。當提供食物時發出一些聲響——中性刺激(NS),將會使這聲響變為制約刺激(CS)。久而久之,在沒有食物的狀況下也能引起作為制約反應(CR)的唾液分泌,兩者的關係則被稱做制約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

因此,把這個理論放在觸景動情的例子上,大家又能夠應用幾多呢?下周再跟大家討論。(之二)◇

張潤衡
現職心理培訓導師、P牌爸爸、博士研究生、專欄作家︙︙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進擊之生命點滴,齊來增加正能量!www.cyh.h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