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碩
退休前任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及當代中國研究計劃統籌人,曾擔任中央政策組顧問。已出版的中、英文專著分別有三十多種。

梁振英宣佈不競逐連任,對香港人是一項喜訊。過去四年多,香港市民不斷發聲、示威、抗議、遊行,清楚告訴北京和全世界我們不能接受梁振英作特首。香港人的表態,起著關鍵的作用,絕對不要自我菲薄,認為集會、遊行沒有作用。

中央政府的調查,顯示建制陣營的選委,大多不願支持梁振英;北京要支持梁振英連任,代價不輕,而且很不值得。過去有一種看法,認為即使北京不支持梁振英連任,他也會自行參選。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北京不支持,即使他能免強入閘,也沒有勝算可言,只得以家人為由放棄競逐。

不過香港人也不能樂觀;梁振英被棄,不是因為北京調整其強硬路線,只是因為梁振英連維持建制陣營的團結也是負資產,無法保證特區政府有效運作。

林鄭月娥表示會繼續梁振英的政策路線;葉劉淑儀宣稱會在「八.卅一」的框架下從事政改,會繼續推動「二十三條立法」,是因為她們了解北京無意放棄對港的強硬路線,所以要清楚表示忠誠,以贏得中共領導層的青睞,即使違背民意也在所不惜。

坦白說,目前有力問鼎特首位置者,都要乖乖地等候北京領導人的決定,不敢有違北京的意旨,香港人也不該對他們有任何期望。香港人的唯一出路,就是透過不斷的非暴力抗爭,讓北京明白一個沒有民意基礎的特區政府,沒法能夠有效管治;只有這樣才能維護市民的核心價值和生活方式。

選委會的選舉,再次反映年輕一代的專業人士,以手上的選票表示他們拒絕接受建制的立場;亦有一些跡象反映他們不願意投白票,而希望能發揮一定的影響力。部份專業界別的選委也表示他們不會以界別訴求為重。

要發揮一定的影響力,關鍵在團結,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自然倍感困難。民主運動的選委能在選舉後迅速開會協商,是可喜的現象;決定把支持提名和投票予候選人分開,亦顯示了解策略的重要性。

接著下來的挑戰自然是如何向市民交代,讓沒有選票的廣大市民能有機會發聲;民意調查和某種形式的公投是主要的工具。前者自有不少媒體會提供;後者戴耀廷教授正在考慮安排。

沒有民主運動的正式候選人,自然無法與建制的候選人辯論,提出民主運動的完整政綱。建制的候選人,首要考慮是贏得北京的祝福,其次是商界鉅子的支持,民意不是他們重要的考慮。

市民要明白目前特首選舉的侷限;民主運動的選委要保持團結,尊重市民的選擇。◇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