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碩
退休前任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及當代中國研究計劃統籌人,曾擔任中央政策組顧問。已出版的中、英文專著分別有三十多種。
上一屆選特首,已經有民間投票運動,20多萬市民參與。今屆一些公民團體和戴耀廷教授再接再厲,並加入公民提名的環節。根據2013年民主運動推動政改的方案,鼓勵有志參選者採取公民提名的方式,取得1%的登記選民提名,大概3萬8千名選民的支持,成為民間候選人。
我一些朋友正在聯絡320多位支持民主運動的選委,組成一個平台,考慮提名一位或多位民間候選人。對民間候選人的要求很簡單:(一)不會撕裂香港社會;(二)不受人大常委會8.31「框架限制」,推動真普選;(三)維護核心價值。
目前的行政長官選舉,顯然毫不民主,中央挑選的候選人,在親北京陣營選委的支持下,當選的機會會非常高。普通市民無從參與,亦沒有發言權和影響力。
上述的民間投票和公民提名,是一種充權運動,提供機會讓平民表達他們的意見,也爭取嘗試提供機會讓市民能提名起碼一位候選人,正式參與選舉,和建制派的候選人同台辯論,讓社會能更深入了解香港未來的發展。
即使在現行的制度下,市民無權選舉自己的行政長官,民間選特首計劃起碼提供一個參與的途徑,形成輿論和壓力,打破「小圈子」的壟斷。
從民主運動選委的角度而言,今屆選委選舉他們取得好成績,選民的踴躍參與反映他們要表達社會訴求的心態。民主運動的選委一方面要維護團結,另一方面要考慮如何像整體市民有所交代。更理想的目標是去影響現階段不民主的行政長官選舉制度。
中央建政初期國民教育的基本教材是所謂的「老三篇」,第一篇是愚公移山,民間選特首計劃就是秉持「愚公移山」的精神,鍥而不捨地去追求民主。這種非暴力抗爭正是香港市民的核心價值,事實上市民不放棄理想的追求社會才會穩定,才會有生氣。「哀莫大於心死」是非常危險的心態。「佔領運動」後的區議會選舉、立法會選舉以至選委的選舉,在在反映香港市民不會放棄。
就特首選舉,民主運動內部有不同的意見,有眾害相衡取其輕,傾向在建制內候選人選擇其中一位。有認為「越亂越好」,甚至葉劉淑儀也保送她成為正式候選人。亦有計劃推動民主運動本身應有正式的候選人。
北京方面的部署顯然是避免意外即不可控的局面,力阻民主派成為「造王者」。
民間選特首計劃重點在市民參與。在現行的制度下,北京操縱的能力很強,民主運動的策略未必奏效。但推動市民參與,讓市民發聲,建立平台促成有意義的討論始終是基本的任務。◇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