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科技成果和創新人才流失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近日,在遼寧瀋陽舉辦的一次創新驅動戰略內部座談會上,專家估算東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中有70%至80%沒有在本地落地,與此相應的是人才流失。
相關人士稱,近幾年,東北的中高端人才,不僅繼續流向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也開始向西安、重慶等西部城市大量流失,「一些高端人才的成果沒能在東北落地,到南方落地卻相對容易,人才就會跟著走」。
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為例,該所研發的甲醇制烯烴項目,研發了近40年,達到了先進水準,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研究所與省內企業沒能達成合作,不得已與外省企業合作,2011年該專案正式商業化運行,年利潤超過10億元。截至目前,有20餘套裝置在全國投產,新增產值近1000億元,拉動上下游投資約2500多億元,對石化產業結構調整產生了重大影響。
對於科技成果流出外省,專家認為,是體制機制障礙讓科技成果在落地過程中遭遇中梗阻。東北地區的軟環境還有待改善,中央的政策越是往下越難落實,層層設卡的現象還很多。
東北一位高校負責人對陸媒表示,「辦點事太難了。學校總會遇到問題需要和政府機關打交道。然而,有的政府官員只要自己不出毛病,辦事能拖則拖」,有的科技成果項目在東北轉了一兩年,連營業執照都辦不下來,最後不得不捨近求遠去長三角、珠三角。
專家稱,在向企業推介科技成果時,企業首先關心的是能否立即盈利,「南北方企業的最大不同,一個是企業找成果,一個是成果找企業。南方經濟活躍,對創新科技成果有很大的需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產業鏈」。
在東北的一些城市,人口和人才流失已是不爭的事實。東北某市,每年高考畢業生1萬餘人,但回鄉就業的不到2000人,一本大學的畢業生基本都不回去。
中科院在東北某研究所負責人稱,從2014年到2016年上半年,該研究所共流失11位50歲以下的中高端人才,「這些人都是國外招回來的,而且我們付出的成本非常高,要給他們科研啟動資金,要配實驗室、經費、學生……」
相關人士稱,「人才走了,科研成果自然也跟著走了」,目前東北地區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的聘期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國字型大小」的人才往往一個聘期結束了,就會選擇南方有更好的條件和政策的科研單位。<>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