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赫特給希特拉開的藥方,是加大政府支出,以製造需求,使德國經濟向前推進,同時實施赤字管理。德國政府的支出主要在三個領域:基建、交通和軍備。從1933年到1936年,政府投資增加三倍,失業率降低三分之二,德國經濟基本恢復。中共最近二十年的經濟政策,其實也重在基建、交通和(內外)軍備這三個方面的大量投資,只是中共花在軍備(維穩)的支出是隱性的,不為世人所知。德國和中國雖然在這樣的政策下經濟都快速發展,但其後果也是相同的:經濟增長,但民眾的購買力沒有增加,許多工作是低收入的。

到了1936年,「槍炮或黃油」(Guns or Butter)問題開始影響德國經濟。沙赫特知道,花在軍備上太多,德國經濟就完了,所以他主張加大消費者產品的製造、改善民眾生活水平,並鼓勵出口。當然,希特拉不這樣想。類似於中蘇共的「五年計劃」,希特拉的「四年計劃」由格林(Goering)主導,走上了加速擴展軍備的不歸路。今天的中共,軍備上的花費有增無減,還得兩面作戰:對內,是大量的維穩經費;對外,則需要新導彈和軍艦來應付東海和南海的危機。

後世的分析認為,希特拉其實並不想那麼迅速的開戰,而是想再拖幾年。但等到1939年在波蘭問題上英法都認為德國在虛張聲勢時,希特拉的戰車就停不住了。但那時,德國經濟其實並沒有準備就緒,所以美國1941年挾持巨大的軍工製造力和資源對德宣戰時,德國的潰敗就不可避免。經濟學家現在認為,德國經濟的確可以更好,但還是會被美、蘇、英從經濟上擊敗。聯軍的空襲,納粹的內鬥,還有德國人沒能充份利用佔領來的疆土來支持其軍事行動,都導致德國的失敗。但最終,不管希特拉的經濟機器是否能製造更多的坦克大炮,德國人也是輸定了。

中國經濟中被許多人忽略的一個地方,就是中共「對內戰爭」的花費;尤其是最近十幾年來,對法輪功修煉者、異見人士、信仰團體、幾乎是全體中國民眾的迫害。如果從三反五反、反右、文革、六四、鎮壓法輪功一路算下來,沒有一個中國家庭是沒有任何成員沒受到中共迫害的。中共自己承認說,鎮壓法輪功,相當於「打了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迫害剛開始時是所謂「三個月消滅」的「殲滅戰」,後來變成「持久戰」和「攻堅戰」,再到最近的所謂「決戰」,中共的確是在把鎮壓法輪功當作一場戰爭在對待,而且一直進行了15年!。以後的世人,會知道這場戰爭真正慘烈的程度。面對上億修煉人,加上支持他們的家人、朋友,中共是在對2、3億國民開戰!國力雄厚如美國,也不能長久維持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兩個區域性小型戰爭,而中共這場「中等規模」的戰爭,居然持續了這麼久,難怪中國財政虧空得那麼多,財富會流失的這麼快。就像著名小說《飄》裏那位精明的商人白瑞德所說,戰爭實在是太骯髒,燒了那麼多錢,也不賺錢。希特拉經濟不能維持納粹對外部世界的開戰,中共經濟也不能維持共產黨對內部人民曠日持久的戰爭。

中共目前是多方樹敵、多方備戰:東海挑釁日本,南海對付越南、菲律賓,南部對峙印度,隔洋提防美國。其實,中共最大的敵人是內部的,中共終有一天會內爆而亡。

耶魯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1987年出版了《大國崛起和覆亡》,甘迺迪認為,帝國都是因為軍事上過度擴張,國內經濟不能支持軍事征伐之後,才最後倒下。對外敵征伐過度,和對內部「敵人」鎮壓過度,結局是一樣的。中共黨徒可能會立即指出,難道美國不正是走在「軍事擴張」的路上,從而會迅速「走向滅亡」嗎?甘迺迪的發現可能讓中共及其代理人非常失望,美國和德國及以前大國不同的是,美國戰爭機器是靠「借來的錢」運轉的,二戰後的區域性戰爭,背後的金主有日本、歐洲、科威特、沙特等國;戰爭在進行時,美國的國力和民眾的生活水平沒受到絲毫影響。當中國試圖在東海或南海用武時,恐怕沒有任何國家會借錢背書。

德國教訓對中國最有意義、也是中國正在進行時的問題,是通脹。在希特拉之前,德國人就飽受通脹的毒害,知道通脹對政府和民間的不同含義。理查德‧艾布靈(Richard Ebeling)是奧地利學派的美國經濟學家,艾布靈教授的近著是《捍衛資本主義》(In Defense of Capitalism)。他在論及德國大通脹的教訓時指出,德國1923年的通貨飛漲危險且極具摧毀力,任何政府都不應傚法。當時,德國人經受了9年的貨幣擴張、價格攀升、中產階級破產和社會資本湧入虛幻的「經濟增長」。通脹摧毀了社會的一切,馬克也幾近破滅。與歷史上任何政府製造的通脹一樣,德國通脹始於政府用印鈔機來支持戰爭花費。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開始,德國政府就停止了將馬克兌換成黃金。

反觀中國,民眾1949年之後就沒有享受過用貨幣兌換黃金的權利。中國開放黃金商品市場,都是最近二十來年的事。中國百姓沒有黃金的保障,只有紙幣貶值時的無奈。中國貨幣擴張、價格攀升、「中產階級」破產,和社會資源被強制納入虛假的「GDP成長」,與德國何其相像?1920年代因通脹而造就的德國虛假的經濟增長,終於在30年代的大蕭條中落幕,這也為希特拉上台鋪平了道路。

德國大通脹的後期,30多家造紙廠開足馬力製造幣紙,150家印鈔廠開動2000台印鈔機日夜不停印馬克。馬克和美元的匯率,從1919年的191馬克兌1美元,到1922年的7500馬克兌1美元,最後到1923年的4萬2千億馬克兌1美元!最後的恐慌日子裏,人們花幾億馬克買一座鐘;鞋子不合腳也先買了再說,好以後和別人換東西;在柏林喝杯咖啡的時間裏,一杯咖啡的價格就漲了一倍!

中共究竟是怎樣開足馬力在印鈔,動用了多少台印鈔機,人們目前還不知道。但是,真相大白的一天看來很快就會到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