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武俠小說迷,我承認。
第一次讀武俠小說,是在1970年代後期,那時我還在廣州上中學。一個同學拿來一本既沒有封面也沒有封底,而且缺頁的書,鄭重告訴我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一讀之下,竟然完全被吸引,真可說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一天之後讀完書,卻發現最後缺了結尾的幾頁,借我書的同學,也不知道書名為何以及作者是誰。於是竟成那幾年心中一大憾事。
八十年代初,遇到一位熱衷武俠小說的香港人,討論之下,才知道這本讓幾年我夢魂縈繞的書,是金庸的《笑傲江湖》。大學畢業之後遠赴青藏高原工作,常於野外行走,而行囊中永遠有兩本書,一是老子的道德經,另一本就是笑傲江湖。
受惠於香港武俠文化
常聽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我不懂文化這件事,而對沙漠算是略有所知,但總想不出文化和沙漠加在一起,究竟說明甚麼。對於我來說,唯一在這個世界上曾經大大幫助過我的「文化」,就是香港的武俠文化。這事真實不虛,也絕非戲言。
我生命中最低落的兩年是在英國倫敦度過的。因為工作難尋,最後去開Minicab。這是一種低級的電召的士,在英國非常普遍,中下階層以此代替頗為昂貴但在世界上特別出名的Black Cab。我工作的區域是倫敦北部的Tottenham,這是英超熱刺隊的Home Town,但並不是倫敦的所謂好區。區內和周圍聚居著來自非洲、亞洲、中東和東歐的合法及非法移民,治安狀況甚為複雜。幾年前倫敦大暴亂,Tottenham正是中心之一。作為夜班司機,情況確實令人擔心。
記得剛當班不久,三位身形巨碩的黑人乘客上車,得知我是中國人後,和我談起了功夫。因為喜歡香港的功夫電影,這幾位中國功夫迷居然向我請教各類功夫的區別。根本不懂功夫的我,按照從武俠小說中得來的知識和他們大談功夫,雖然我承認並不懂功夫,但還是被他們認定是來自中國的「功夫人」。
有趣的是,不久之後那個區域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位中國的功夫司機在開Minicab,而且還傳出了很多繪聲繪色的故事,有說功夫司機半夜以一對三如何制服搶匪,有說親眼看到功夫司機一掌斷磚……等等等等。有乘客上車後問我,讓我啼笑皆非,但鑒於這些故事給我帶來真實的好處,所以通常我並不強加說明,只是假裝謙虛敷衍了事。
後來在Tottenham兩年多的Minicab生涯中,從未遇到任何危險,絕對應該感謝那些功夫司機的故事,而深究起來,則應該感謝香港向全世界輸出的武俠電影和武俠文化。
俠與官府天生相沖
其實,即使在中國文化中,所謂俠者,也從來不被官府接受,更遑論支持鼓勵了。從早期的盜跖、墨瞿、荊軻、郭解等人,到後來的水泊梁山,再到後來的青紅幫、哥老會,無不為朝廷痛恨。這其實不難理解,戰國韓非子明確的說:俠,以武犯禁。說出了政治上不能接受俠的真實原因。
所謂政府,首要必須壟斷社會暴力,軍隊、警察或其他可以使用暴力手段,必須由政府壟斷。而俠者,用私下的武力解決問題,即使是擁有道德正義,也絕不為當局所接受。這個道理並不難理解。
由此,武俠文化能在香港崛起,而非中國大陸、台灣或者新加坡,就有了非常必然的原因。回看香港武俠電影,基本上無非是和當局惡官惡霸對抗的故事,因有扶弱鋤強,才有所謂俠的精神所在。
武俠文化之所以存在,而且得以借助現代娛樂方法大行其道,有其更深的道理。武俠所述之事,無非仁義二字而已。路見不平,以超凡的本事拔劍相助,為了道德原則堅守不屈,不為利益折腰,不向作惡的權勢低頭。僅此而已,豈有他哉?
全球都有俠文化
因此,從更為寬泛的視角來看,武俠文化在全球都有。蝙蝠俠、超人、俠盜羅賓漢、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如果再寬一些,不是以武犯禁,而是以權和錢犯禁去維護無法從正常渠道獲得的正義,那麼還有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等。像雨果的《悲慘世界》這樣的巨著,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小說的整體結構和金庸的武俠小說其實沒有太多區別,冉阿讓受盡歧視和欺壓,沒有錢(內功),後來發達(內功大增武術精進),還當了市長(在江湖上有名氣),為了追求正義不放棄原則,因為一句承諾而咬牙堅守,到了最後終於滅掉了邪惡對手(沙威受感動自殺)。
如果把錢當成內功,把各種逃脫和生存手段當成門派不同的武功,悲慘世界可不是一個武俠小說嗎?
由此可見,人類精神世界的內涵其實差不太多,道德原則的背後,需要堅守正義、自由和尊嚴,而且,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或一群人的正義、自由和尊嚴,而是包括了需要堅守「其他人的」正義、自由和尊嚴。
正義、自由、尊嚴、友情、承諾、堅守、仁愛、慈悲,武俠小說之所以能夠打動成千上萬的讀者,必須要在這些內涵的基礎之上。其實,這也是人類幾千年來所追求的東西。
俠不狹 英雄難覓
然而,這些精神內涵在鐵一般的現實生活中,一定會被淹沒淡化。
香港因由英國長期統治,港人從信念到情感上的對抗官府都有道德依據,無論早期的「反官府俠」和後期的「黑社會俠」由是可以大行其道。只有到了後期,黃飛鴻開始才成為當局武術教頭。而到了臥虎藏龍,李慕白和俞秀蓮兩位大俠,和朝廷中的王爺及滿朝權貴關係密切,為了王爺的事業兩肋插刀,打遍江湖上各類人馬。這放在當下中國的社會現實場景,難道只是一個巧合?
在武俠小說中,如果父母、師父或者是師兄弟被屈而蒙不白之冤,而不採取任何行動者,十有八九不是邪惡之徒便是行屍走肉而已。而因師兄弟被殺害而去報仇,父母或者師父被殺害毅然鋌而走險,無論成功與否,都必然列入英雄人物。
但當今社會上,如果有一群人,因為師兄弟姐妹被迫害致死挺身而出去尋求公正,因為師父被邪惡勢力污衊身陷不白之冤而大膽行動,甚至不惜捨生取義,又究竟有多少人會真心讚歎他們的俠義忠貞。
許多人,即使是他們父母被殘害,兄弟姐妹受到壓迫,仍然無動於衷為迫害者高唱讚歌,只因為迫害者擁有更多的金錢和更大的權力。
因為堅守人間的正義,路見不平、把刀相助,而無視對手的強大,才是真正具有俠義精神的英雄人物。可惜自古以來,英雄總是極少數,能仗劍者,不見得都有俠義心腸。
俠蹤不再,萬里山河如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