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越國、齊海、陶地;謀士、相國、富賈。三種角色、三重人生,卻在春秋時期一位叫范蠡的人身上,呈現出神奇的統一。「重農抑商」歷來是古代中國的治國傳統,故而歷史上能征善戰者有之,輔國效君者有之,但以商人身份名揚天下的卻屈指可數。

「中華商聖」「商人始祖」,這些讚美都是獻給范蠡的。在各國爭霸、戰火連天的春秋時代,一介寒門之子往來於諸侯之間,全身保命已屬不易,但他同時又做到達觀知命,入仕可居廟堂之高,退隱又能富甲天下。縱觀其一生,時時有巨變,處處有轉機,在為與不為間,范蠡能夠審時度勢,善始慎終。 

從政與經商,是兩個完全不同又彼此勾連的領域;權勢與財富,更是世人追求渴慕的事物。有的人以權謀財,也有人聚財干政,而范蠡在世,做官時助越王勾踐忍辱復國,做生意時又樂善好施,造福百姓。表面上看,范蠡實現了自身的最高成就,但究其事蹟,才知他實則清心寡欲,他所做的一切,是無私無我的善德之舉。

從佯狂負俗到越國謀士

他以「蠡」為名,寄意於平凡的日常器具,似乎正預示他和光同塵的一生。

范蠡生於楚國宛地的一戶貧寒人家,少年時以「楚狂人」自居,言行不為鄉人理解。他卻在一痴一醒之間,將天命、人事參詳透徹。古時賢者在世,遵循著「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仕」的原則,范蠡披髮佯狂的低調生活,實因他心懷大志,等待出山的機緣。通過後面發生的故事,我們大抵可以猜測,他的志,是為君為民;而他一以貫之的理念,是天道人心。

范蠡終於等來了一鳴驚人的契機,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位知己——文種。文種同樣是後來輔佐越王的謀臣,此時他身為宛令,四處尋訪賢士。范蠡的怪異舉止引起了他的注意,派小吏召見。誰知范蠡故作戲謔之狀,蹲在路邊作犬吠狀。小吏見狀,回稟范蠡是個瘋魔病人。文種卻會心一笑,他認為,士有俊賢之姿,必有佯狂之譏,內心對世界有獨到的見解,外人卻因無知詆毀他的名聲。

文種親自驅車拜訪,愈發恭謹。有趣的是,范蠡先是有意迴避,待看出他心誠意堅,才放下偽飾,向兄嫂處借來一套衣帽,迎接貴賓。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兩人第一次見面,便是抵掌促膝,相談甚歡的默契場面。史冊沒有留下具體交談的內容,但可以相信,這一對好男兒心中,一個建功立業的共同理想已經成形。

兩人結伴離楚,在江南一帶遊歷,受到越國的禮遇,便懷感遇之心,盡忠君之事。有學者考證,范蠡入越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11年,正是他二十五歲左右的大好年華。此後,勾踐、文種、范蠡,三個身份不同、性情迥異的英雄聚首越王宮,共同書寫了春秋歷史上豪壯感人的一幕。

吳、越兩國歷來戰事不斷,自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兵敗而亡,繼任的夫差更將越國視為不共戴天的大敵。此時越強吳弱,夫差厲兵秣馬準備復仇,勾踐卻在三年後,不聽范蠡之諫,一意孤行出兵伐吳,不料慘敗,受困於會稽山。越國生死存亡之際,勾踐痛改前非,虛心向范蠡請教復國之策。范蠡獻策有三:「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

范蠡以布衣之身,不僅官至將相,位極人臣,更能果斷轉型,投身商海,確立好善行德的商人形象,豐富了商人文化。他的才學與經歷已教人驚嘆,他所奠定的「中華商道」更為後世傳頌。

從忍辱負重到東山再起

范蠡的三句話,在勸阻勾踐伐吳時便已提出,看似玄虛飄渺,實則從傳統文化中的「道」引申而來,無論治國還是經商,皆在此三句箴言統攝之下,是范蠡為人處世的核心原則。「持盈者與天」,「持盈」即在盈滿的狀態下保持長盛不衰。天地亙古存在,無所欲求,故能包羅萬物,生生不息。對應到國家,君王若要長久保持國家富強,就要按照「不溢、不驕、不矜」的「天道」行事。雖然勾踐初即位便戰勝吳國,但與茫茫天地相比,不過是「蠅頭小利」。才過三年,勾踐便急功近利,欲將吳國一舉消滅,自古驕兵必敗,越焉無亡國之患?

「定傾者與人」,是說在助危持顛、救亡圖存之際,主要從「人」的方面尋找轉機。這句話正是保全越國的金玉良言。范蠡洞察吳國君臣之弱點,建議先委曲求全保存實力,再緩圖強國之計。他說:

「卑辭尊禮,玩好女樂,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與之市。」

他讓勾踐忍辱負重,備厚禮取悅吳臣,進獻寶物、美人取悅夫差,這樣還不夠,還要親自到吳國稱臣,消除吳人心中仇恨。

范蠡又做了一個更令人感佩的決定:他要隨勾踐和王后一同入吳為奴。吳越恩怨糾葛,此番入吳禍福難料,他卻以異國謀士的身份,甘願放下尊嚴和生死,陪伴勾踐走過人生最黯淡的時光。入吳三年,越國君后淡衣素服,居住在宮中簡陋的石屋,為吳王養馬。在這對患難夫妻的身旁,總有一個高大的身影,任勞任怨,早晚出入皆遵君臣之禮。吳王見之感佩,欲召為大臣。范蠡斷然辭謝:「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語勇。」

他更勸吳王,若自己對越國不忠不信,您又為何要重用我呢?孔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面對選擇,他更看重忠義與信諾,他忠於越王,更是忠於萬古不變的天道。

越國之外,君臣一心,三年如一日謹言慎行,終於感動吳王,得以歸國;越國境內,文種助王監國,暗中強大國力。勾踐吸取前車之鑑,臥薪嘗膽,立志復國。復國,須向「節事者與地」汲取智慧。地與天同在,廣博無邊,不偏不倚,為萬物自由生長的空間。節事即行事有節制,合乎一定的準則,這個準則就是「地」的規律。若要復國,必須依靠土地的幫助。而具體的措施,勾踐採用范蠡老師計然的計策。

從十年生聚到一雪國恥

計然之策,重點有七:

第一,知道要打仗,就應加強戰備。同樣,了解人們甚麼時候用甚麼東西,商品就可實現流通。

第二,農業依據五行規律有豐歉循環,應根據收成的變化,預測糧食市場。

第三,天旱時,車馬緊俏,應收購船隻;洪水暴發時,船隻暢銷,應囤積車馬。反其道而行,才有市場競爭力。

第四,價格調控。糧食價格過高,商人損利;糧食價格過低,農民損利。因此商品價格的漲跌都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才能做到農商俱利。

第五,務完物。保障商品價值。

第六,無息幣。確保商品流通。

第七,物極必反,在商品價格昂貴時賣出,要像拋棄糞土一樣毫不憐惜;價格低迷時購入,應像珍惜珠玉一樣珍惜。

勾踐謹遵教誨,越國的經濟和兵力迅速恢復。范蠡後來經商,也正是依此實踐而致富。

歸國四年後,勾踐急於起兵,范蠡則認為時機不到,「強索者不祥」。勾踐再次顯露急功近利的心態,幾乎每過一年便要催問范蠡,甚至大發雷霆。范蠡既然為越國負責,便不會為君威所動,每次都力陳得失利害,苦勸勾踐忍耐。

彼時的吳王不復早年勵精圖治,多年下來耽於享樂,君臣離心,吳人多受其苦。公元前484年,夫差賜死伍子胥,自毀長城。二十年磨一劍,終於到了越國中興的時刻。兩年後,吳、晉會盟於黃池,范蠡料定時機已到,立即勸越王興師伐吳,吳師大敗。歷經數年之戰,勾踐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成功滅吳,一雪國恥。「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說的就是勾踐復國的壯舉,而勞苦功高的大功臣,當推范蠡。

越國聲威大震,也到了范蠡退場的時刻。◇(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