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大腦很小,因此科學界一直認為鳥的智能很低。但是,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鳥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密度非常高,鳥的大腦不像以前人們認為的那樣簡單。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近日發布報告稱,捷克、奧地利及巴西的科學家計算28種鳥大腦的神經元細胞數量, 並將之與其他物種相比較,得到出人意料的結果。
鳥大腦的神經元密度很大
鳥大腦雖然很輕、佔整個身體比例很小,但是鳥大腦的神經元細胞密度很大。在每克腦重量中,金冠戴菊鳥(Goldcrest)的大腦神經元數量為455個、八哥260個、黑鸝(blackbird)201個、灰鸚鵡177個;相比之下,松鼠為83個、狒狒73個及豬34個。
研究者認為,大腦神經元的密度越大,說明神經元細胞之間的聯繫越多,信息處理能力越強。會唱歌的鳴禽和鸚鵡的大腦神經元細胞的密度是鼠的2~4倍。
鳥大腦神經元分布特點與其他動物不同
研究者還發現,鳥大腦神經元的分布部位也和其他動物有很大差別。與哺乳動物相比,較大鳴禽和鸚鵡的大腦神經元主要分布與隨意自主行為有關的大腦前端皮層,而且密度比哺乳動物的大3~4倍;鳥的其他腦區如負責協調和調節肌肉運動的小腦,其中神經元分布密度較小,哺乳動物小腦中的神經元密度很大。
目前科學家不知道為甚麼不同物種之間,大腦各個部位的神經元分部密度有這種明顯的差異。
意想不到的結果
科技網站Quartz報道說,科學界長時間認為,大腦的大小決定動物的智能,物種之間的神經元密度沒有多大差異。但是,該研究結果讓科學家感到驚奇。他們以前沒想到鳥的大腦細胞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差別如此之大,不僅數量和大小不同,而且分布特點也有明顯的差異。
他們發現,鳥的大腦不是以前想像的那麼簡單。根據研究報告,科技界近年來認識到鳥具有非常高的智能。很多鳥的智能甚至超過哺乳類動物。如鸚鵡,其認知能力、製造和使用工具、解決問題能力、因果推斷、甚至具有制定計劃及語言學習能力。
另據《科學美國人》的報道,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神經科學家蘇珊娜・赫賽勒(Suzana Herculano-Houzel)說:「在我的想像之中,鳥大腦與哺乳動物之間的差別不過是在細胞體積和數量方面。」
霍華德・侯斯醫學研究所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神經生物學家埃利仕・賈維斯(Erich Jarvis)認為,雖然該研究尚不能確定神經元密度大小與智能的必然聯繫,但是研究結果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至少帶來「一種觀念上的突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