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今年11月2日於推特引用相傳曹植所作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一則「煮豆文」很快地引發全球網友熱議,英語世界的網友更為了解這首看似在描述如何「煮豆」的中文古詩而傷透腦筋。

大豆是蘊藏營養的寶庫

《七步詩》中提到的豆就是指大豆,在中國已經走過了千年的歷史,而且有許多傳統又營養的豆製品,都與煮過的大豆有關。

大豆分為黃豆和黑豆,從大豆衍生出來的食物皆屬於豆製品,例如:豆漿、豆皮、豆花、豆腐、凍豆腐、豆乾、味噌、豆豉、納豆、醬油等,這些都是將大豆烹煮過後,再進一步加工製成的食品。

渾圓飽滿的大豆裏,蘊藏許多營養素。大豆屬於植物性優質蛋白質,而且零膽固醇,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在蛋白質來源「豆、魚、蛋、肉類」裏,大豆及其製品被列在第一順位。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如果要從黃豆攝取蛋白質,直接吃黃豆的吸收率相對較低;反倒是加工過的黃豆製品,因蛋白質變性,能幫助人體增加蛋白質的吸收。

大豆裏還含有多種維他命和礦物質,例如:鉀、鎂、鈣、維他命B群、維他命E等,而卵磷脂和大豆異黃酮也是大豆富含的營養素。

常吃大豆有哪些好處?

日本諏訪中央醫院名譽院長鎌田實在其著作《不失智的29個好習慣》裏提到,卵磷脂可以轉變為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促使活化大腦內部的資訊網,進而預防失智症。

食品科學博士陳小薇指出,大豆異黃酮是植物性雌激素,類似人體雌激素,可疏緩女性更年期症狀,並且能預防骨質疏鬆、降低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明醫中醫聯合診所中醫師葉啓民說,在中醫觀點來看,黃豆能健脾潤燥,黑豆則能補脾腎。不過,黃豆吃多易脹氣,因為含有棉子糖、水蘇糖等寡糖,會被腸道菌消化成氣體;要避免脹氣,建議先將黃豆泡水,並在烹煮前換水,再煮數10分鐘,可以減少黃豆中的寡糖,而且口感會更綿軟。

此外,豆類的膳食纖維、維他命E也相當豐富,有助於體內製造抗體、活化免疫細胞,還能預防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所以不論是站在養生、減重或環保的角度上來看,吃大豆、豆製品的好處可說是非常多。

十種常見的傳統豆製品

烹煮過的大豆,經過不同的加工手法,可製成10種常見的傳統豆製品,在此分別介紹如下,同時也告訴你怎麼吃更養生。

豆漿

關於豆漿的最早紀錄,是在一塊中國出土的石板上,石板年份約為東漢時期,上面刻有廚房製作豆漿的情況。豆漿作法單純,只需將大豆泡水、蒸煮後,再磨成汁液即成。經常喝豆漿不僅可以攝取大豆豐富的營養,還有美容的效果。豆漿還有滋陰的效果,當陰液充足,就能改善肌膚乾燥的問題。

豆皮

豆漿加熱時,表面的蛋白質會凝結成薄膜,挑起薄膜並晾乾定型後,就成為豆皮,也稱為「豆腐皮」。豆皮的特色是蛋白質很豐富,維他命B6含量也很高,但是熱量過高的炸豆皮要少吃。

豆乾

豆乾是豆腐經過加壓、烘乾而成。豆乾的營養密度比豆腐高,100克的小方豆乾,含鈣質685mg,遠高於傳統豆腐(鈣質140mg/100g)、凍豆腐(鈣質240mg/100g),但相對來說,豆乾的熱量也較高。

豆花

豆漿加入凝固劑(如鹽鹵、石膏、洋菜),就變成豆花,又稱「豆腐腦」。豆花營養密度比豆漿高,但一般人很少吃原味豆花,通常會再添加糖水,以及粉圓、芋圓、鹹鹵等配料,但是要控制糖水和配料的攝取量。

凍豆腐

將豆腐放入冷凍庫,就會變成充滿孔洞的凍豆腐。這些大大小小的孔洞讓凍豆腐比一般豆腐更有嚼勁,而且容易吸收湯汁。

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或是需要注意血糖者,建議每天吃1塊凍豆腐,因為凍豆腐富含抗性蛋白,能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同時有助於降血糖。

納豆

納豆的傳統製法是將黃豆蒸熟後,用稻稈包裹起來,使黃豆發酵,並產生黏稠絲狀物。

日本TBS電視曾邀請300位名醫,票選出他們心目中對身體最好的食物,結果納豆票選為第一名。獲選的理由是納豆富含維他命K2、納豆激酶,以及多種對身體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質,能預防腦中風、心肌梗塞、癌症、失智症、第2型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牙周病等病症。

味噌

將黃豆浸泡、蒸熟,再混合米麴和鹽,經由時間釀製,就製成了味噌。味增因為經過發酵,營養素會變成比較好吸收的小分子。

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小林弘幸指出,味噌中的益生菌,有助於整頓腸道,進而達到預防便秘、降低大腸癌風險、減輕壓力、改善失眠、解決肌膚問題、調整虛寒體質等效果。

豆腐

豆漿加入凝固劑(如鹽鹵、石膏),再加壓脫水後,就製成了豆腐。豆腐熱量低,還能增加飽足感,是理想的減肥食物,其中又以富含水份的嫩豆腐最適合。

大豆含有利於人體代謝水份的鉀,以及能安定神經的鎂,女性在生理期來之前,如果有情緒焦慮、水腫等經前症候群困擾,可以多吃豆腐或喝溫豆漿疏解症狀。

豆豉

豆豉是由黃豆或黑豆經過浸泡、蒸煮、自然發酵、加鹽、密封發酵、曝晒等諸多手續製成。風味獨特的豆豉,還是一味中藥。

慈航中醫診所院長李應達說,豆豉在中藥裏稱為「淡豆豉」,藥性微寒,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虛煩、失眠。舉例來說,銀翹散裏就有豆豉,可治風熱感冒;梔子豉湯則能治療虛煩失眠。

傳統醬油

傳統的釀造醬油是將黃豆或黑豆浸泡、煮熟、放涼後,加入麴菌發酵成豆麴,再與鹽一同放入甕中發酵、釀製數月後成為醬油,有別於只需3~7天就可以製成的化學醬油。相較於化學醬油,傳統的釀造醬油含有蛋白質和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有機物質,適量食用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