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10小時飲食法」可減重延壽

Salk Institute 的研究人員發現若一天的進食時間保持在10小時以內,可彌補打破晝夜節律導致的代謝紊亂。此前研究表明,晝夜節律紊亂與一系列代謝疾病密切相關,如高膽固醇,脂肪肝和糖尿病。研究人員將小鼠體內控制晝夜節律的基因敲除後,構建了「無時鐘」鼠。將這些「無時鐘」鼠分成兩組,一組可以隨時吃東西,另一組只能在10小時的時間段內進食。雖然兩組小鼠攝入的卡路里相同,第一組小鼠變得肥胖,還患上了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代謝疾病,而第二組卻依然健康,且也沒有肥胖。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晝夜節律調節功能會減弱。這種依賴於年齡的晝夜節律惡化導致代謝疾病,心臟病,癌症和癡呆症的風險增加。但參與是次研究的Satchidananda Panda教授表示,好消息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每天將食物攝入時間限制在10小時內,可以恢復體內平衡,避免代謝疾病,保持健康。 

研究結果發表在《Cell Metabolism》◇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小分子化合物,能夠活化神經系統,使 80 % 的脊髓損傷小鼠恢復了行動能力。(Medical News Today)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小分子化合物,能夠活化神經系統,使 80 % 的脊髓損傷小鼠恢復了行動能力。(Medical News Today)

No.2 《Cell》:新藥可使癱瘓小鼠恢復行動能力

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一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小分子化合物,能夠活化神經系統,進而恢復癱瘓小鼠的行動能力。實驗中,有 80 % 的脊髓損傷小鼠恢復了行動能力。F.M. Kirby Neurobiology Center的研究員何志剛博士表示:「在嚴重的脊髓損傷中,此藥物的治療效果是我們目前所知最有效的。」在受損的脊髓中,一種存在於抑制性神經元的細胞膜中的蛋白質——KCC2 的數量會大幅減少。此蛋白具有將氯化物運輸出神經系統的功能,因此當其數量減少時,神經細胞無法對大腦傳來的抑制性訊號產生適當的反應,而只會對興奮性訊號作出反應。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 CLP290的藥物能夠活化 KCC2 蛋白質 ,使脊髓能再次接收大腦的抑制性訊號,進而順利控制下肢肌肉。團隊希望通過此種藥物恢復 KCC2 的數量,結合硬膜外脊髓電刺激療法,可以為脊隨受損的癱瘓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法。

研究結果發表在《Cell》◇

No.3 常吃十字花科蔬菜 降低腸癌風險

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十字花科蔬菜,如椰菜及花椰菜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可以降低腸癌風險。研究人員發現,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一種叫做「吲哚-3-甲醇(indole-3-carbinol)」的化學物質,可以降低小鼠患腸道炎症和結腸癌的風險。這種物質在蔬菜被人體消化的過程中會被釋放出來。「吲哚-3-甲醇」會激活芳香烴受體蛋白(AhR),而這種蛋白與機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反應密切相關。腸道上皮細胞每七天就會再生一次。而AhR蛋白會幫助腸道幹細胞分化成上皮細胞,吸收營養或產生保護性黏液。如果沒有AhR蛋白的調控,腸道幹細胞的分裂就會失控,最終導致腸癌。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包括油菜、薺菜、蘿蔔、西洋菜、花椰菜、西蘭花、椰菜等,現在我們有更多理由多吃這些蔬菜了。

研究結果發表於《Immunology》◇

美國一組科學家通過重新調控視網膜細胞的分裂和發育,使失明的小鼠恢復視力, 希望可幫助治療人類的致盲疾病。(Pixabay)
美國一組科學家通過重新調控視網膜細胞的分裂和發育,使失明的小鼠恢復視力, 希望可幫助治療人類的致盲疾病。(Pixabay)

No.4 重編視網膜細胞 失明小鼠重見光明

美國一組科學家通過重新調控視網膜細胞的分裂和發育,使失明的小鼠恢復視力。科學家希望這項技術可以有朝一日應用於人類,幫助治療人類的致盲疾病。眼球的視網膜上有一種特殊的感光神經細胞,可以吸收光子,並通過一系列複雜的信號通路,將信息傳導到大腦中。感光細胞主要分為視桿細胞和錐狀細胞。但是像大多數神經元一樣,感光細胞一旦成熟後,就不會再分裂,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些細胞就會逐漸老化和死亡。研究人員將活體小鼠的Müller細胞重新編程,在不傷害視網膜的情況下,使其轉化成視桿細胞。為了確定這些細胞真的可以發揮感光功能,研究人員在先天失明的小鼠中測試了這種治療。結果這些小鼠在接受治療後,牠們的大腦表現出了和視覺處理相關的活動。也就是說,小鼠的視覺得以恢復。因許多眼疾都和感光細胞受損有關,因此如果可以使這些細胞再生,則有望幫助失明患者恢復視力。

研究結果發表於《Nature》◇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