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輿論圈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有一種難以解釋既痴迷追捧,所謂「侵粉」就是形容這批人對特朗普做任何決策都不會動搖懷疑、永遠支持、永遠找各種理由開脫解釋合理化所有他的爭議行為,完全是信徒和偶像的膜拜關係。
當中侵粉最深信不疑的便是﹕他上台,中共便會非常難受,是上天派來滅共的人選。作為對比,侵粉更傾向散播「美國民主黨舐共」的說法。
為何大家對特朗普情有獨鍾?因為的確,在他第一任期,他向中國打貿易關稅戰,他身邊雲集了反共的鷹派,實在令人對他抱有幻想和期望。
但即使在第一任期,也有人質疑﹕他不是因為「價值觀」而反共,他只是因為「利益」而反共。即是說,如果有一天,中共在經濟上,在作出一些讓步,不再威脅到美國利益,甚至有讓利的情況下,特朗普不會反共,即使中共繼續作出侵犯人權危害民主自由的事情。
因為這就是做deal的生意人本色,只重「價錢」而不是「價值」。
這一直只是假設,未有機會證實,所以侵粉和反侵者經常對著空氣爭吵。
然後,特朗普最近主導的俄烏戰爭談判鬧劇,完全反映了,外界的憂慮,他真的只是看重經濟利益,而毋視道德價值的重要,於是有了震撼世界的鬧劇﹕美國總統責罵戰爭受害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獨裁者,反怪責他不應「發動」戰爭;而對遭世界唾罵甚至在上任拜登總統口中是「戰爭罪犯」的普京,特朗普卻和他推心置腹、跟隨對方口徑、照顧對方的談判要求。
對本來站在一線的歐洲盟友,特朗普派了副總統萬斯去狠狠辱罵了一番,同樣地,對歐盟的指控的力度,從來沒有在普京身上展現。萬斯整篇演說最重要其實就是一句「對歐洲而言中俄不是最大威脅」,已經足夠,之後說的甚麼歐洲內部有其他問題,不是重點,重點是把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兩大獨裁政權排除在「威脅」之列。
美國為何急轉國策,由stand with Ukraine 變成Stand with Putin? 就是一個原因﹕美國利益。在特朗普眼中,歐洲的事和美國無關,歐洲一個國家的安危和美國本土無關,所以特朗普非常不爽要資助烏克蘭打仗,甚至要斤斤計較美國和歐盟誰付出更多,一旦發覺自己吃虧甚多,便馬上和歐盟翻面。
對烏克蘭更加像對著一個長期虧蝕卻不斷要總公司付款救援的部門,厭惡無比,只想如何榨取剩餘價值,或者直接砍掉。
這就是商人做deal重利的思維,而這是短視的、自私的,因為「各家自掃門前雪」,但如果「他人瓦上霜」有倒塌危機,便可能產生骨牌效應,最後自家門前也是受到牽連。
在這種思維主導下,你能相信,特朗普真的會是反共大旗手嗎?台灣真的會比之前更安全?台灣有事真的等於美國有事?還是特朗普看重的,也只是台灣的晶片,等同烏克蘭的礦產資源一樣;而當一旦發生台海戰爭,特朗普是否也會計算,美國軍援千里之遙的台灣,值得嗎?符合本國利益嗎?如果台灣拒不投降、全力和中共戰鬥,特朗普也會罵賴清德是「獨裁者」嗎?
你,還能相信特朗普嗎?◇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