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行,有大陸學者披露2022年中共在全國罰沒(罰款加沒收)收入達4,283億元(人民幣,下同),創10年新高。當局近日強調「不能亂罰款」,但7月三中全會剛宣布向地方「下沉部份非稅收入管理權限」,引發增加亂罰款的疑慮。專家表示,中國經濟進入惡性循環,地方沒錢,中共中央怕地方政府躺平,對「罰款創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政權到了末期就會有這種亂象。

2022年全國罰款逾四千億 專家:中共未來更要靠罰款

陸媒《觀察者網》上周日(13日)發表蘇州大學東吳智庫研究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成良的文章《該對異常增長的非稅收入出手了》。

據官方資料,所謂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以外,由官營單位收到的政府性資金。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捐贈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和其它收入等。

中共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稅收收入同比下降5.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2.6%。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另一大構成——非稅收入逆勢上漲12%,有地方數據顯示罰沒收入增長26.5%。

劉成良的文章表示,罰沒收入作為非稅收入的組成部份,是一種特殊的財政收入手段,近年卻異常增長,尤其是在2020年之後。

文章披露,2013年中國全國罰沒收入約3062億元,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別約為3,113億、3,711億和4,283億元,而2020年至2022年的罰沒收入更佔去非稅收收入逾10%。其中2022年罰沒收入達4,283.98億元,在公共預算收入中的佔比2.1%,為近10年最高,佔非稅收收入的11.57%。

中共官方數據歷來被指造假,時事評論員李林一表示,中國各地歷來有所謂「小金庫」,有許多罰款可能根本沒記錄,中央政府不一定都能掌握,所以真實數字可能更大。

劉成良的文章指出,罰沒收入異常增加有兩個原因,一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結構不合理,近二十多年來使地方政府嚴重依賴土地相關收入,樓市疲弱造成嚴重影響;而中國中西部不少縣級行政區財政「自主造血」能力不足,長期需要上級提供資金來維持運轉和發展,隨著自上而下轉移支付不足,罰沒收入遂成為一些地方政府彌補財力的應急性手段。

中共的「罰沒收入」歷來備受詬病。近兩年多地出現天價罰單。曾有老人因銷售不合格芹菜獲利14元,收到了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兩次共計10萬元的罰單。

2021年,中共官辦的《半月談》報道,中國北方某山區縣交通違章罰款一年就「創收」3,000餘萬元,而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才1億多元。

劉成良的文章認為,罰沒增加的另一原因,是地方政府必要支出的壓縮空間有限,如果沒有足夠財政支持,可能引發較多的不穩定問題,諸如近期河南清豐縣及新鄉市等地均出現醫護人員「追糧」事件,還有地方的中共黨政機關幹部被拖欠工資。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表示,由於土地財政供應不足,在地方政府的營利能力非常差的情況下,罰款是最快的方法,而且可以迅速變現。另外,罰款也造成了權力的尋租。再加上近10年來,受「國進民退」的影響,很多官僚和體制內的人形成一種意識,認為對民營企業可以隨便處罰或給予刑罰。

他認為,2023、2024年在疫情「清零」措施放開之後,經濟沒有如期反彈,地方財政情況變得更困難,2024年經濟總體會比2023年更糟糕,因而罰款更多。「現在經濟更惡性循環,越沒有稅收,越要靠增收稅種和罰款」。

中共財困之下靠罰款 陷惡性循環 學者:末世必有的亂象

中共官方9月公布上半年財政收支,只上海有盈餘,其餘各地財政赤字高達5.7萬億元。

黃大衛說,在2019年、2020年之前不是這樣的。當時中國大概有11個省跟直轄市可以做到收支平衡,甚至有盈餘。疫情之後,尤其是貿易戰疊加之後,整體財政情況都非常悲觀,可能就會增加一些罰沒收入。但這是涸澤而漁,導致經濟情況惡性循環。

華裔經濟學者李恒青對《大紀元》表示,每一朝代,越是到了後期,沒有錢,通過正常的稅收不能夠解決,最後就是亂罰款。而且罰款有隱蔽性,比如說公路收費,公開罰外地車,本地車一般不罰,因為本地車主大多有盤根錯節的關係。

李恒青說,中共當局前段時間一直在講打通市場堵點,要形成「統一大市場」,很奇怪,因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麼多年了,應該早就已經進入自由市場經濟、有全國統一大市場,但是事實上沒有,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之間都有壁壘。「你比如在湖北生產光伏產品,如果配件是從新疆運過來的,它就有可能去罰你的款,這種壁壘一直有,靠的就是罰款,因為稅收都是沒法上枱面的」。

上月有自媒體綜合各地數據,發表題為「並非哭窮,是真窮!全國1-7月財政收支缺口5.7萬億」的文章,新浪財經轉載後隨即遭到下架。

文章批評,中國龐大的財政支出有40%花在供養8,000萬的公務員(佔全國人口的5.66%)上,如今財政緊張,發薪給「親人」都有困難,就開始以各種名目出售國有資產,展開「砸鍋賣鐵」資產處置專項行動,其它手段包括舉債、賴帳、罰款以及異地敲詐企業的「遠洋捕撈」。

事實上,貴州大學經濟學院前教授楊紹政早在2017年就在海外發文揭露中共搞「公款養黨」。他指出,中共佔用稅款和國資收益,每年供養所有政黨專職黨務人員和一些非政黨社團工作人員總數約2,000萬,給社會帶來的耗損估值約20萬億元。如果情況不改變,社會終究會崩潰。

中共一邊宣稱不能亂罰款 一邊放任地方「搶錢自救」?

中共官方近日不斷吹風強調「不能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執法,不能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及時對罰沒收入增長異常的地方必要時進行督查」。官方拋出的「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也提及這一點。 

前述大陸專家劉成良希望當局新政策的出台能夠遏制地方非稅收入增長的亂象,創造好的營商環境。

李恒青說,這些辦法都剎不住罰款,因為它有內生動力,因為他的工資獎金就在這裏出,完不成罰款的指標就扣工資扣獎金。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太大,財政收入太少,公務員、警察都開不出工資來了,他們要是躺平,地方政府就營運不了,所以中共中央就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中央讓他們自己想辦法,你們上街去設卡收錢吧,末世時期多數都這樣,強盜到處都是,現在(中共)官府直接就是強盜。」

黃大衛表示,中共官方三令五申要禁止亂罰款,反過來證明各地自由裁量的罰款情況非常嚴重。他認為,當局的指令會讓地方罰款有所收斂,但是不能有根本性改變。「要解決根本問題,可能還要大幅度減稅,增加民營經濟在社會比重,壓縮國有經濟在市場壟斷的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中旬結束的中共三中全會擴大地方財權。7月31日,中共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非稅收入主要歸屬地方,考慮適當下沉部份非稅收入管理權限,由地方結合實際差別化管理。對於收費公路問題,按照「受益者付費」原則,優化相關政策。官方並沒有進一步解釋如何「差別化」管理以及「優化」。

李恒青說,中共中央要下放非稅收入的管轄權,就是大家要自救,中央不管了,你有甚麼招都可以用,誰能夠搶到錢,誰就是有功之臣。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搶老百姓,因為老百姓沒有權力,又沒有能力去反抗,任人宰割。#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