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疾病關注組與立法會議員林哲玄昨日(10日)舉行「關注香港肝臟疾病政策發布會」,提出多項肝臟疾病管理的建議,包括實施普及性乙肝篩查、加強乙型肝炎和肝癌監測管理。

根據衛生署資料推估,香港現有約41萬名(佔總人口6.1%)乙型肝炎病毒帶菌者,即每16人中便有1名患者,其中近四成患者對自身病情並不知情。

另一方面,肝癌作為香港第三大致命癌症,2021年便有1,447人因肝癌喪生。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目前約43%肝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或末期。

癌症策略關注組召集人麥嘉欣引述香港大學研究團隊2019年發表的報告,指出本港肝癌患者中八成為乙肝病毒帶菌者,凸顯乙肝與肝癌的密切關聯。

報告指出,政府雖然在2020年10月公布了《2020-24年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動計劃》,設定四項核心策略:提升認知、加強監測、推廣預防、擴展治療,但內容未包括針對乙型肝炎的普及性篩查計劃,以及為乙型肝炎確診者提供定期肝癌監測等實質建議。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袁孟峰指出,日本、台灣、美國等國家或地區均已推出全民乙型肝炎篩查計劃。以台灣為例,當地以國民健康保險資助45至79歲民眾終身一次的乙型肝炎篩查,成功發現許多乙型肝炎帶菌者。在日益普及且成本低廉的藥物治療輔助下,這些患者的肝臟健康得到有效保障,符合醫療經濟效益。

醫療衛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建議政府應把資助乙肝篩查範圍由目前只限於高風險群組擴展至1986年或以前在香港出生的香港市民,以及所有出生地沒有為嬰兒接種乙肝疫苗而又不知道自己為乙肝帶菌狀況的人士。

此外,面對擴大篩查所增加的肝臟疾病治理服務需求,林哲玄認為政府當局應善用「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整合基層醫療署與本地家庭醫生的網絡,並以公私營協作方式連結私營醫療機構的服務能量,做到「病向淺中醫」的效果,他相信私營醫療機構有能力協調配合,進一步提升香港肝臟疾病管理水平。

另外,報告也提供民間組織的做法供以借鑒,例如,社會企業銀騎士曾與地區組織於2022年10月在柴灣漁灣邨舉辦「乙型肝炎社區篩查活動」,成功招募124名35至78歲的參加者進行乙肝病毒測試,發現10名參加者為檢測陽性的乙肝病毒帶菌者;另一關注組成員亦於2023年6月舉行「肝癌社區篩查活動」,成功招募94名經風險問卷評定為高風險肝癌人士參與,發現4名需要進一步醫學追蹤的參加者。

兩項篩查活動均證實社會上仍存在不少未被發現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與醫療模型推算結果相近。

銀騎士項目經理黃俊豪表示:「我們相信若由政府分階段為市民推出乙型肝炎篩查計劃,定能取得更大成效,發現更多隱性乙肝患者,並為他們提供定期肝癌監測服務,及早發現肝臟健康惡化的徵兆,從而減輕肝癌對香港市民的威脅。」

針對乙型肝炎及肝癌政策,肝臟疾病關注組在記者會中提出三大建議,包括分階段為1986年前出生的香港市民實施普及性乙型肝炎篩查,並為乙肝患者定期進行肝癌風險評估監測、提供適當治療方案;結合基層醫療藍圖,促進公私營醫療合作以及加強社區聯繫,深化宣導教育。

關注組建議政府應進一步連結區議會、各區關愛隊等社群力量,擴大肝臟健康宣導教育的多元面向,以鼓勵或獎勵方式推動市民參與各項肝臟健康計劃,維護自身健康。@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