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公李淵坐鎮太原,不少有識之士看到唐公頗有大志,便與他結交。晉陽縣令劉文靜以及宮監裴寂就經常到國公府上坐坐,這一來二去的,便與二郎李世民熟絡起來。

劉文靜看人極準,有一天對裴寂說:「二郎絕非庸碌之輩。」但裴寂並不以為然,只當世民是個富家公子,並無甚麼大志。

一天,劉文靜和裴寂同宿城樓,小酌漫聊。同樣是喝酒,劉文靜喝的是一個心胸開朗,裴寂喝的是滿腔愁苦。

凡登高之處,目及必遠。裴寂遙見外面烽火連天,喝了一口悶酒,不禁長嘆:「眼下兵荒馬亂,人人遭遇離亂之苦,我等身為一介貧窮小官,如何在這亂世圖個生存?」裴寂官居宮監,也就是管理皇帝離宮的官員。

劉文靜反而笑著寬慰道:「時事可知,你我兩人果真同屬一心,還怕甚麼貧窮呢?」

裴寂早年喪父,家境困苦,生活很是潦倒,所以很怕貧窮。劉文靜笑裴寂懼怕貧窮,裴寂便詰問道:「劉縣令可有甚麼高見?還望指教!」

文靜說:「亂世出英雄。賢弟,你忘了嗎?先前我曾給賢弟提過李家二郎?」

裴寂搖搖頭,說道:「二郎雖有才學膽識,但究竟是個富貴子弟,指望他能成甚麼大事?」

文靜說:「二郎雖是少年,卻是個命世奇才。他豁達大度,神武雄豪,是如魏太祖一類的人物。年紀雖輕,卻是天縱之才。賢弟休要看錯!」但裴寂仍是似信非信。

二人夜宿於城樓上,一覺醒來卻迎來天塌之禍。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大禍?

原來江都的使臣持詔來到太原,宣示李淵。旨意是說:李密舉兵叛亂,而劉文靜與李密有姻親關係,應該連坐,著李淵即刻將其革職下獄。

李淵不敢怠慢違抗,即令甲士拘捕劉文靜。前夕還是晉陽縣令,今夕便成了階下囚。這人生翻轉起來,令人始料不及。

晉陽令被捕,驚動了一人。您道是誰?正是二郎李世民。他聽說江都來旨,父親不敢抗命抓了劉文靜,於是縱身一躍,跳上最快的駿馬,飛馳往大獄相探。

那獄卒一見是國公公子,不敢阻攔。李世民徑直踏進監獄。劉李二人兩下相見,英雄相惜,世民深為嘆惜。劉文靜看準了李世民,少年世民也認準了劉文靜是可以共謀大事之人。

劉文靜說:「如今天下大亂,還有甚麼賞罰可言?除非有商湯、周武、光武之才出世,崛起世間,撥亂反正,尚可善惡分明,不亂冤死好人。」

李世民慨然說道:「君也未免失言,難道當今世上就無此等英才?我來此探君,正想與君共圖大事。我又豈像尋常兒女一般,眼睜睜地看著親友下獄,而束手無策,無助相哭麼?」

劉文靜當即拍手讚道:「好!好!我的眼力終究不錯。公子果然是應世奇才。我定當代為籌謀。」

就在獄中這方小天地,劉文靜籌謀劃策,分析天下時局,「如今李密圍攻東都洛陽,皇帝遠在淮南。各地揭竿而起,義軍動輒就有數以萬計,跨州連郡,各成氣候。今天下大亂,群盜多如牛毛。倘若聖主出世,正好收為己用,號令天下。如若公子能順天應人,高舉義旗,則天下不難平定。」

想要起義軍,就得有兵源。這個問題文靜也早已胸有成竹,「如今太原百姓,懼怕討賊劫掠,紛紛入城避盜。公子一旦收集,便可得十萬兵力。尊公麾下,還有幾萬兵將。君言出口,誰敢不從?到時乘虛入關,傳檄四方,不出半年,便可成就帝業。」

半年就可成就帝業,這如火箭般的速度,若無應世之才,天命相佑,此等大業又怎能成就?凡事盡人事,聽天命,方能水到渠成。

李世民聽了沉吟半晌,方才張口緩緩說道:「君言確是良策,唯恐家父不從,這該如何是好?」

文靜微微一笑,說道:「公子,這倒也不難。」說著,便與世民耳附密談,僅寥寥數語,世民全已曉得。二人一拍即合,定下良策。

二人共謀大事,還需一人,您道是誰?且聽下回分解。(待續)

看更多【貞觀聖主】系列#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