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意研究所最新調查發現,市民對5項核心社會指標的評分,由高至低分別是「安定」、「法治」、「自由」、「繁榮」和「民主」,除「安定」顯著上升外,其餘指標與半年前的數字相比均沒有顯著變化。另外,市民對「公平」和「平等」兩項非核心指標,及「遊行示威自由」指標的評分,相對較低。

香港民研本月2至4日由真實訪問員,以隨機電話抽樣成功訪問673名香港居民。在「安定」、「法治」、「自由」、「繁榮」和「民主」5項核心社會指標中,「安定」排第一,有6.07分,比上次在3月進行的同類調查,多0.41分;其次是「法治」有6.05分,比上次多0.39分。「自由」排第三,比上次少0.2分得5.47分,是唯一下跌的指標。「民主」則仍然在末席,得4.65分。

至於7項非核心指標中,獲最高分的為「治安」、「文明」和「廉潔」,其次為「社會福利」和「效率」,而「公平」和「平等」的得分則相對較低,當中「治安」創2019年5月以來新高。相比半年前,除了「文明」及「平等」以外的指標全部錄得顯著升幅。

10項自由次指標方面,獲最高分的首兩項為「出入境自由」和「信仰自由」,其次為「學術研究自由」、「文藝創作自由」、「罷工自由」和「言論自由」,再次之為「新聞自由」、「結社自由」和「出版自由」。「遊行示威自由」的得分則明顯較低,只有3.85分。相比半年前,除了「文藝創作自由」錄得顯著升幅之外,其餘指標均沒有顯著變化。

陳家洛:得分比97前下跌 反映市民擔憂、失望、恐懼

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分析,「公平」和「平等」等指數比起1997年主權移交前下跌,反映市民27年來認為相關施政表現變差。

陳家洛提到1997年6月「學術研究自由」有8.02分,現時是6分;「言論自由」由7.14分跌到5.06分;「新聞自由」由7.15跌到4.81;「出版自由」由7.21跌到4.61。政府聲稱新聞、言論等自由不變,但民情展示的想法卻相反。政府稱國安相關法律影響少數人,即使被捕人佔整體市民少數,但他認為重點是有無寒蟬效應,市民顯示的擔憂、失望、恐懼等,反映在數字上。

《立場新聞》案近日判決。陳家洛稱,比該案更多的事態,令大家感受到香港以往的開放與形式自由的後果,有所擔心。新聞學者亦指出,該案令業界要「重新認識」從事新聞的方法,陳家洛形容現時氣氛「肅殺」,大家要重新思考,「新聞的生態是否豐富了,還是更單一」。

另外有專欄文章被政府發稿批評「錯誤理解」事情,陳直言,此不同以往的商討、辯論,香港的「自由氣息」與以往「差天共地」。

至於兩項法治次指標,法庭公正程度得5.79分,司法制度公平程度則為5.52分,兩者於半年內的變化並未超出抽樣誤差,而司法制度公平程度創2019年5月以來新高。

鍾庭耀:灰色依然存在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被問到,《立場新聞》案會否對民研有影響時,鍾回應指相信他們的行為合法,但是「灰色依然存在」,要等待有無其它案例更新。

他回顧近年有3次的平常發表的調查,受到官員「過問」,包括關於俄烏戰爭的調查。第二次是立法會選舉調查中,應否有「白票」選項,遭當局查詢,但是自己分析,如果有人以調查作為煽惑宣傳,並非其能控制,加上《立場新聞》案的判決,覺得進行調查並非煽惑他人投白票,不過鍾稱「案例可以變,法官可以改變心思」,仍然有風險。第三次就是「六四」、「七一」相關的調查,官員曾經勸喻不要發表,民研就將之擱置。

他說,經法律分析後,認為相關調查合法,但是認同民間對此仍然有恐懼,「認為我答你問題是犯法」、「你發表,我認為你犯法投訴你」,鍾表示「犯不著冒這樣的風險」。他稱,如果有其它機構委託,民研會審視法律進行,樂意接受;但如果「自費去做,又要浪費資源,又要冒風險,又不會覺得有用」的調查,他則稱要認真考慮。@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稱,《立場新聞》案後,仍然相信民研的工作並無涉及煽惑的違法行為,但是「灰色依然存在」。(蔡文昕/大紀元)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稱,《立場新聞》案後,仍然相信民研的工作並無涉及煽惑的違法行為,但是「灰色依然存在」。(蔡文昕/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