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上周六(28日)出現自天文台1959年有記錄以來,首度出現的「水龍捲」,歷時約兩分鐘。前天文台長林超英今日(30日)接受商台訪問時大爆,在70年代加入天文台做「新仔」時,曾試過有水龍捲打上海洋公園,「將架吊車拋一拋,條纜跳咗出嚟」,幸而纜車卡在塔台上沒有墜下。

水龍捲在香港有記錄以來沒有嚴重意外,但林超英憶述,在70年代初初加入天文台,曾試過有水龍捲打上海洋公園,發生纜車事故、剛巧由他負責調查。他表示,水龍捲的垂直氣流「將架吊車拋一拋,條纜跳咗出嚟」,不過幸好塔台上有很多東西突出來,吊車卡在搭台上,才沒有墜下。

而在事故後,本港研發一套吊車安全系統,加裝在吊車系統壓住吊纜,確保纜車不會飛脫,形容是世界首創。他又謂,之後海洋公園恒常監察天氣情況,當出現雷雨便會停駛纜車,並指纜車飛脫的情況現在已不會再發生。

他又解釋,水龍捲形成,是由於兩個不同方向及速度的氣流發生碰撞,加上低氣壓而開始旋轉,由上而下形成,而不是「不是扯海水上去」。而一般會在淺水灣等外海等無遮擋的廣闊海面會較易看到,因有比較高自由度形成的漩渦,但如果撞到陸地就會散開。而水龍捲出現的高峰期是6、7月,以往港島南、長洲以南海域幾乎年年都有。不過其向上力度不是太大,因此船隻剛巧在附近航行,亦不用太擔心。

林超英認為,另一方面要反思為何水龍捲會出現在維港,認為這可能反映以前形式水龍捲條件不足,「依家維港海水都熱到夠條件」,說到底與氣候暖化大背景有一定關係。他又稱,今次的攝影紀錄很珍貴,相信天文台同事會將相關材料,整合成文章。

天文台:每年平均收到一次水龍捲報告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蔡振榮則在同一個節目表示,過去20年,天文台每年平均會收到一次有關水龍捲的報告,一般出現在5月至10月,不過今次是首次在維港水域內發現。

他提醒市民如果見到水龍捲應該躲避或到室內地方,不應站著拍攝或等待水龍捲接近。靠近岸邊亦有危險,例如若有雜物被捲起再墮下。另外,船隻亦應向遠離水龍捲移動的方向。@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