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經濟會議,出現多個異常情況,除了開會時間屬破例,中共黨魁習近平還罕有承認中國經濟出現「新的情況和問題」,又強調為幹事的官員「撐腰」。專家認為這洩露了中南海不但經濟問題難解,在政治上也陷入官員躺平的困境。
連日來當局的政策刺激令股市反彈,但分析認為這只是短期效應,中長期效果有待觀察。
不尋常的開會時間 習承認經濟有「新問題」
據中共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開會議談經濟工作,要求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還首次提到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對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加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支持盤活存量閑置土地等等。
習近平在會上罕見承認,當前中國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
按照慣例,中央政治局會議每月召開一次,其中與經濟相關的會議主要在4月、7月和12月,三次會議分別安排開年後、下半年和來年的經濟工作。少數年份,比如2016年和2018年,10月的會議也可能不定期涉及經濟主題。今年提前在9月會議中分析經濟形勢,明顯反常。
陸媒經濟觀察網也指: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關注中國經濟的博主「財經真相」在X平台帖文表示:「首次在9月召開關於經濟的政治局會議,這說明中國經濟已經到了極度危險的地方了,至少北京那幾位覺得要危及江山安全了。」
就習近平所說的中國經濟出現的新的情況和問題,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分析說,第一個就是經濟結構性問題,地方債務跟中央債務繁重;第二是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第三個經濟增長乏力;第四是民營經濟比較潰敗;第五個就是國內的消費市場整體非常不景氣;第六個就是年輕人和中老年人的失業率增加。
此次會議提到「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顯示之前的政策效果不如預期。
黃大衛認為,習近平對經濟的看法有比較大的轉變,過去對房地產堅持甚麼「房住不炒」,對房地產有過份的偏見。現在可能是因為地方財政崩潰,他想再次利用房地產或者是國內的一些新的資產泡沫,把國內的債務問題讓老百姓來共同分擔,未來有可能出台一些更加激進的救市措施。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對《大紀元》表示,經濟增速的放緩,應是習所謂的新的情況和問題當中的最重要內容,如果深入看主要是因為房地產市場引發的危機和就業、消費的新問題。
前大陸資深媒體人趙蘭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最大的問題是,自從建政以來人為破壞自然狀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對人和人所依賴生存的生產環境進行限制和干涉,執政黨在操作中尋求自己統治階級的利益最大化。
「新的經濟情況是習近平對經濟發展嚴重誤判,希望急切地推出奇招怪招,避免中共政權的崩潰。」
習說要為擔當者撐腰 分析:陷入官場躺平困境
習近平專門提到要幹部勇於擔責,要求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為擔當者擔當、為幹事者撐腰等等。
按官方定義,所謂「三個區分開來」,是習在2016年提出的,稱要將黨官在「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區分開來;把「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行為區分開來;把無意過失和謀取私利行為區分開來等等。
黃大衛表示,這表明習近平遭遇官場躺平的困境。「過去這5年基本上官員都不作為,擔心出差錯。現在紀委的權力過大,每個官員都不敢去做事情。現在他(習)想扭轉過去這5年來整體公務員的工作狀態。」
孫國祥表示,習近平反腐、整頓經濟秩序等等導致一些地方官員在推進政策時,生怕觸碰到政策的紅線,反過來讓習不滿。另一方面,地方由於房地產市場的下滑,財政困難,似乎都等著中央來救,這種觀望的態度也是一種躺平,這就造成中南海的困境,中央和地方在政策執行上有一種隱形的摩擦。
在中國房地產業持續陷入困境的情況之下,今年以來,不但央企、國企不拿地,北京中央要求地方政府「下場收房」也遭遇冷處理。
比如,為了去房產存量,中共今年4月要求各地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央行於5月公布3,000億元人民幣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計劃,呼籲超過200個城市推進該計劃。6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更推動該計劃擴大到縣級,鼓勵387個下級縣也加入。但據彭博社報道,到8月,只有29個縣市響應救市,且缺乏細則。
中共強力救市下股市反彈 專家:或只是短期效應
中共政治局昨天(26日)開會,當天收市,A股滬深300指數報3,545點,香港恒指緊逼2萬點大關,兩者同樣的單日昇逾4%,5天累計升逾10%,已收復一年內失地。27日上午,A股繼續大漲。與此同時,9月26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日內交易中上漲超過300個基點,再次突破7.00的重要關口。
中央政治局會議後,中共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晚間聯合印發指導意見,宣示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黃大衛認為,現在國有股已經去到3500點,增長了12%左右,這是跟最近央行放水放閘有關係,因為中國A股跟世界股市的規律不同,它更多的是一種政府控制的股市,所以當政策大量利好,然後再放水的話,當然就會有所反應,它是人為控制力非常強的市場。而人民幣匯率升高是另外一回事,主要是與美國聯準會的減息有關,跟中國經濟沒有太大關係。
黃大衛認為,中國經濟是不是有改善,目前只是看到有一些積極的訊號,但是有沒有觸動到中國經濟的根本結構性問題,還要觀察。
他認為看未來走向,要觀察中國國內是否進行經濟改革,以及政治方面會不會變得開明,國外要看北京是否能夠改善跟美國和歐盟的國際關係。「這兩方面缺一的話,有可能持久度不高,目前的政策都是一個中短期甚至是短期有效果。」
孫國祥表示,近幾天市場反彈主要來自於政策的干預,中共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在短期刺激了市場信心,但未必反映經濟實質改善。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包括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疲弱、消費增長乏力、民企發展受限、出口下滑和地方債務等等。
中共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最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統計數據,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17.8%,為2023年5月來最低。中共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提到,原因之一是市場有效需求不足。
孫國祥表示,經濟學講邊際遞減效應,中共政府過多的政策干預,反而可能會導致市場對政策信心逐漸遞減,「特別是在根本問題未得到解決的情況之下,未來政策效果可能不及預期,會導致市場再次調整。」
趙蘭健不看好中國股市連日的反彈。他說,中國的股市、投資、市場、就業等經濟問題,全都是中共專制政治制度之下當局倒行逆施導致的結果。「可能會出現眼前的短期好轉,但是不會改變根本問題。政治制度決定了現在經濟的爛泥潭。」#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