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昭,《宋史》中的北宋抗遼名將,戍守邊防二十餘年,遼人(契丹人)十分畏懼他。遼人認為六郎星宿(將星)是他們的剋星,而楊延昭的智勇善戰宛如是六郎星下凡,故稱之為「楊六郎」。
楊延昭和天波府楊家將保家衛國、一門忠義的改編故事,從元代起,各種版本在戲曲、小說和評書中流傳甚廣,深受普羅大眾喜愛。此【楊延昭傳奇】系列,筆者僅就鄉野民間口耳流傳的軼聞加以摘錄綜述,與讀者分享楊六郎流傳千年的英雄故事。
五郎楊延德是楊家將士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軍布陣的能力在眾兄弟中最為突出,所以出戰時,父親楊業都讓他擔任副帥職位。傳說他於金沙灘戰後於五台山出家當和尚,但仍組織武僧團護衛百姓抗擊遼軍,朝廷因此封他為大德禪師,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領兵抗遼的過程,卻流傳著這樣一段曲折連綿的故事…….
妖僧布陣 宋軍苦戰
遼國連年攻打三關,但都打了敗仗,蕭太后為此昭告天下廣求破宋勇士,這時一位自稱為土行僧(俗名白天祖)的僧人前來應募,此人生得濃眉大眼,虎背熊腰,不單力大無窮還擅長布陣、使用妖法邪術。太后看了他展現的本事之後大喜,破格封他為兵馬大將軍,並表示若他能擊敗楊延昭奪下三關,將賞萬金加封王侯。
土行僧得令後,帶著五萬大軍來到三關的北方村落附近紮營,他畫好陣圖,命遼軍將士依陣圖挖地洞、建小塔、屋、開暗道。就這樣施工數月後,終於完成了一個如迷宮一般的陣地。完成部署後,他就率大軍,跟劉珂、麻里、喇虎、招吉等遼將前來益津關叫戰。
楊延昭聞訊率軍出城迎擊,並知會各關口遼兵進犯消息,這時他發現領軍前來的是一位長相兇惡、虎背熊腰的和尚,便大聲問道:來者何人,為何犯我邊關?
土行僧答道:我乃遼軍新任之兵馬大將軍土行僧是也!此次奉命帶兵出征,我武藝高強,法力無邊,你楊六郎若識相地臣服我大遼,包你享盡榮華富貴。
楊延昭答道:看你已剃度,還有戒疤,想必是一出家之人。你興兵來犯,徒增殺業,豈不是犯佛門大戒,你還是打道回府吧,我可既往不咎!
土行僧答道:我佛特派我下世破你三關,滅你大宋,殺生乃是超渡,你膽敢逆天!
楊延昭答道:你這妖僧!胡言亂語曲解佛法、敗壞佛門,看我將你收拾!說罷便擺開陣勢率軍出擊。
土行僧也拿起大斧衝出,與楊延昭二人你一槍我一斧的打了起來,土行僧力大無窮,斧技精妙,楊延昭試探性地與他打了十多回合,感到土行僧的功夫門路似曾相似,二人交戰數十回合後,楊延昭拿出真本事,使出楊家槍法精髓,土行僧漸感不支向後逃離,楊延昭率軍追擊,這時王蘭英、楊八妹的部隊抵達了現場,見勢也加入追擊的行列。
原來自上次擊敗遼軍鐵甲大軍後,朝廷論功行賞,給王蘭英與楊八妹封了副將軍的官位,賞賜了千兩銀、絹,王蘭英上表謝恩,請求回小王都村駐守防衛邊關,真宗皇帝準奏。因而她得以在村旁建了兵營讓女將士們駐守,一方面可保衛村民,防衛邊境,還可就近照顧年邁的母親,一舉多得。
這邊土行僧指揮遼軍全面後撤,楊延昭率將士前往追擊,只見遼軍撤軍速度奇快,隊形井然有序,沒多久就進入了一個大型陣地,楊延昭見狀,發現有異,趕緊讓將士們暫停前進,但王蘭英及八妹已率將士追進陣地,土行僧派出數員遼將率軍將她們團團圍住,王蘭英武藝高強,一人力戰諸將,轉眼間一一將他們斬落馬下,只見遼軍將士們且戰且退。
楊延昭隨即發出號令讓她們退回,但這時土行僧突然出現與王蘭英交戰,然而幾回合後便不敵向後逃去,沿途還不斷以輕佻的言語嘲弄女將們,王蘭英大怒,率將士們追擊,就這樣深入了陣地,楊延昭只得率軍跟上,沿路喊道:蘭英!遼軍序列未亂,敵方陣勢詭異,必然有詐,儘快回撤!
但太遲了,只見大量遼軍從小塔、小屋附近一湧而出,轉眼間已將宋軍包圍,只見土行僧在祭台上做法,陣內濃霧、飛砂大起,楊延昭想率部撤回關內,但此時後方退路已遭遼軍的鐵甲大軍堵住,只能在陣地內作戰。楊延昭率部迎擊打了半天,只見遼軍從四面八方而來,但打了一陣後就躲了起來,而陣內敵明我暗,號令指揮十分困難。然楊延昭畢竟身經百戰,他察覺到陣內的一處突破口,隨即指揮全軍殺出重圍,最後宋軍到了一處村莊旁,這時天色已晚,楊延昭讓將士們在此紮營暫歇。
八妹上山請五郎
到了隔日,土行僧率部來到營前叫戰,但楊延昭避不出戰,採取守勢。楊延昭與將士們在營帳內商討對策。王蘭英自責道:怪我太過輕敵,中了埋伏。楊延昭只得連聲安慰。
楊延昭說道:目前敵明我暗,而敵方兵力又大過於我方,且四面都遭包圍難以回關,幸好村民願意提供糧食飲水,不致斷糧,在研究出如何破陣前應採取守勢,但不宜太久,時間拖下去三關也會有危險。
楊八妹說道:我看這土行僧的武功架式很像五哥,想必有其淵源,要是他能在就好了。
楊延昭回道:我在與他交手時就發現其武功套路與五哥相像,連陣法及用兵都似乎如出一轍。不瞞你說,我已經探聽出五哥在五台山出家,多次派人送信請他回軍,但都遭婉拒。也找孟良、焦贊前去請他,但都無法讓他下山。五哥最疼愛妳,這次要妳親自跑一趟了。
楊八妹領命,隨即換上易容面具,找來一件遼兵的服裝換上,又披上一件斗篷,楊延昭看了,滿意地說道:這樣的裝束相信能瞞得過遼兵了。
隔日,楊延昭率領諸將士假意突圍與遼軍交戰,土行僧再次做法,濃霧、飛砂大起後,宋軍再次撤回,而楊八妹趁著這空檔脫下斗篷,混入遼軍群中,就這樣順利地逃出包圍網。她朝著五台山的方向前進,一路上風塵僕僕,一日後她已到了五台山下。
楊八妹到了寺前敲門,守門和尚見是一位女子,便說道:請問施主有何事?
八妹回道:我乃楊門八妹,我五哥延德於此地出家,我有急事找他,請讓我進去。
守門和尚回道:師兄已出家,凡緣已斷,且他在寺後涼亭打坐靜修,不便打擾。
八妹心急說道:救人如救火,說甚麼我都要見!於是她不顧阻攔,硬是推開大門闖了進去。
八妹一路向寺院後方,見到在山腰上的涼亭有一個和尚正閉目打坐,走近一看,發現正是楊五郎,八妹連聲叫道:五哥!終於找到你了!
楊五郎回道:八妹,許久不見,都長這樣大了!妳怎麼也來了,娘與六弟是否安好?
八妹回道:娘安好在府內,六哥被五萬遼兵困於陣內,所以來找你去救他,要是晚了,六哥與萬餘宋軍就沒命了。
楊五郎回道:五萬遼兵難不倒六弟的,而我已出家,已不再過問戰陣之事了,我吩咐廚房給妳弄些吃的,妳吃完趕緊下山吧。
八妹一聽急了,說道:五哥!戰況危急我才闖了進來,六哥眼看將死,難道你真的要見死不救?
五台山的佛緣
至此,楊五郎便向八妹說了他出家的經過及無法參戰的原由。
當年楊業於征遼大戰前,帶著七個兒子上五台山燒香禮佛,拜見好友智聰禪師,請他為諸子看相並問此戰之吉凶禍福。智聰禪師首先稱頌道楊業之教子有方,七子皆國家棟樑之器也,然而此戰卻是凶險異常,只怕是無法全身而退。
楊業說道:大丈夫得死於沙場,實在是萬幸也,何用計較哉。
智聰禪師接著說道:「大郎、二郎、三郎皆忠國勤民之相,祇可惜剛直太露恐怕不得其善終;四郎將面臨家國之抉擇,望其自重;七郎須防箭危;六郎形貌光舒可保爵祿,然一生繫天下眾生之安危,有憂無樂,拙衲不敢多辭。而五郎武略過人可安邦定國,然卻與佛有緣…..」
接著楊業一行人遊歷寺院,直至天色將暮,智聰讓安排素席相待,眾人於席上各訴平生豪氣,談笑悠然,至深夜就於寺中禪房安歇。
五郎因心懷憂懼,反側難眠,於是獨自前往後院拜見智聰禪師,智聰見五郎便問道:「將軍暮夜到來有何話說?」五郎道:「小生聽聞禪師法語,心實不能自安,請求指點生路。」
智聰回道:「此乃各人造化,天命有定數,貧僧如何救得?」五郎再三請求,智聰念他誠心,便說道:「將軍只有隱居山林,置世事於無心,才可自保其身矣。」然而五郎卻以家國要務在身,難以放下一切回應。智聰最後拿出了一個包袱給他,說道:「此包袱乃救命關鍵,然而涉及天機,慎勿洩漏,你應將其隨藏於身,平日不許開看,如遇大難方可開看,絕不可忘也。」五郎拜謝離去。
次日楊業與七子向智聰辭行,智聰說道:「我有一言,留給將軍——金沙灘雙龍會,七子去六子回。」楊業再次請求破解之法,但智聰回道:「昨日已言,唯有遁跡山林皈依佛門,別無他法。」楊業見無法勉強,只能下山了。
五郎謹記智聰之言,將此包袱一直帶在身邊。之後宋遼於金沙灘發生大戰,宋軍陷入重重包圍,楊家將士損失慘重,大郎、二郎、三郎先後戰死,四郎被俘。六郎、七郎與父親楊業困於二狼山,五郎與他們斷了聯繫,獨自奮戰殺出重圍,但身邊將士都已戰死。這時五郎想到了當時智聰禪師給他的包袱,於是將它打開,發現裏面裝的是一把剃刀,一份度牒及一件僧人穿的衣服,於是當場脫下了自己的軍裝換上僧服,又剃光了頭髮,將武器大斧用包袱包住,往五台山的方向去了。
五郎上了五台山後,去拜見智聰禪師,智聰說,楊家將士雖功在社稷,然而久經沙場,造下太多殺業,只有出家修佛才能減輕家族累積之業力,於是五郎正式拜智聰為師,在五台山上受戒出家,當了一名武僧。由於此時戰亂不斷,盜賊四宗,楊五郎利用所長,在山上組織僧眾習武練功,護寺保民。(待續)#
(點閱【楊延昭傳奇】系列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