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學期開學的第一天,信箱裏收到了一本書,是美國一家出版社寄來的。三下五除二地打開包裝,裏面原來是一本第十版的維爾金斯(Lee Wilkins)、帕因特(Chad Painter)和帕特森(Philip Patterson)教授合著的《媒體道德——論點和案例》(Media Ethics – Issues and Cases)。怎麼這麼巧啊,前幾天剛剛在希望之聲的頻道上討論過《紐約時報》對神韻的負面和片面的報道,今天就收到這本關於媒體道德規範的專著,世事的無常和巧合,真的是非常有趣。

這本《媒體道德——論點和案例》的新書,是美國羅曼和利特爾菲爾德集團公司(Rowman & Littlefield)出版的。羅曼和利特爾菲爾德總部在美國馬利蘭州,是北美地區最大的獨立出版商和發行商之一。該集團組建於1975年,透過旗下的多家出版機構,致力於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所有學科領域的學術出版業務,也出版一些大眾讀物。

本書的三位作者,都是相關領域的學術界人士。李‧維爾金斯(Lee Wilkins)博士是密蘇里大學新聞系的榮休教授,查德‧帕因特(Chad Painter)博士是戴頓大學傳播學系的助理教授,而飛利浦‧帕特森(Philip Patterson)博士,是奧克拉荷馬基督教大學的大眾傳播學榮休教授。該書1977年首版,2022年已經是第十版,堪稱媒體和傳播界的經典。

該書的第一章,開宗明義,作者們指出媒體行業中「遵循道義的決策」(ethical decision-making)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甚麼在新聞出版和戰略傳播中,職業道德為甚麼是必須的,媒體業人士應該如何採用一種「遵循道義的決策模式」,以及在新聞媒體業的從業運作中,如何找尋並使用基於哲學和倫理的工作原則。

顯而易見,面對社會上每天每日發生的、形形色色、紛紛揚揚的事情、現象、新聞,媒體人應該如何去報道、從哪個角度去報道、如何整合自己的信念和客觀事物的本質,都是記者和編輯們需要面對的。至於甚麼是媒體業人士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作者們指出,當代的媒體工作者們應該捫心自問這兩個問題:第一,我有甚麼樣的社會責任,我對甚麼人負有這樣的社會責任?第二,我採納的社會責任的角色,反映出了我自己甚麼樣的價值觀念?

有趣的是,作者們建議了做出「遵循道義的決策」的六個原則,包括亞里士多德的「黃金法」,孔子的「自我修煉法」(self-cultivation),康德的「絕對需要法」(categorical imperative),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方法,羅斯的「多元價值論」(pluralistic theory of value),和女權主義的方法。其中,作者指出,孔子「自我修煉」(self-cultivation)中的哲學,就是行善修德(cultivation of virtues),因為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提升道德、成為好人和聖人,才能不負使命。

該書的第二章,闡述了重要的「資訊倫理」(information ethics)的問題,也就是說,新聞行業的職業目標,就是尋找真相(a profession seeks the truth)。具體來說,就是新聞從業人員必須熟悉「真理的啟蒙,與務實建構真相」(constructions of truth);為甚麼「如何真實的獲取新聞,跟如何真實的報道新聞,是同等的重要!」以及人們應該如何「制定自己的道德新聞價值觀的規範」。說白了,從新聞從業者的角度看,如何真實地而不是偏頗地去獲取新聞,才是非常關鍵的關鍵;而積極地去尋找和發掘真相,就是他們最高的專業目標。

維爾金斯教授等人給出的「道德新聞價值觀」的規範清單,包括準確(accuracy)、核實(confirmation)、堅韌(tenacity)、尊嚴(dignity)、互惠(reciprocity)、詳實(sufficiency)、公平(equity)、社區(community)和多樣性(diversity)等等重要的原則。

該書的第三章,論及人們的私隱問題,涉及應該報道甚麼和不應該報道甚麼。第四章談及忠誠度的問題,就是對不同的客體和對象,如被採訪者、自己的媒體公司、社會大眾等等客體的忠誠度的問題。第五章,論及在民主社會的大眾媒體的、哲學意義上的目標的話題,「假新聞」(fake news)會如何影響社會和政治,等等。從第六章到第十一章,作者們論述了公正社會的訊息流動,戰略傳播的問題,傳播中的科技發展和變遷,媒體經濟學,藝術和娛樂中的道德,及如何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等等非常重要的話題。

如果從維爾金斯教授等的新版《媒體道德——論點和案例》給出的理論框架來分析,不管是從「遵循道義的決策」,「資訊倫理」,「尋找真相」,「真實地獲取新聞」,遵循準確、核實、堅韌、尊嚴、詳實、公平等角度看,《紐約時報》對神韻藝術團、法輪功修煉、中共迫害等等的論述,在基本事實、道義、真相、公正等方面,都確實有失公允。

筆者還記得自己第一次閱讀《紐約時報》時的感慨,對其報頭上「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所有適合印刷的新聞)的口號,感佩不已。1897年,當時《紐約時報》的老闆阿道夫‧S‧奧克斯(Adolph S. Ochs)創造了這句著名的口號,它至今仍出現在該報的刊頭上。奧克斯寫下這句口號,是為了宣示該報公正報道新聞的意圖。作為百年老報,其自甘墮落的速度之快,令人扼腕嘆息。

閱讀這本書之後,仔細想了想,筆者似乎並沒有從出版商那裏去索取這本書啊!?趕緊仔細看了一下書中附帶的發票(免費的),才發現這本書原來是給我們學校大眾傳播系的另外一位新來的教授的,是學校的收發室給送錯了。趕緊聯繫了那位教授,給他拿去了。白撿了一本書,看完還有感可發,歪打正著正好是需要的,算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

(謝田博士是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的市場學教授暨約翰奧林棕櫚講席教授)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