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今(16日)公布《宗教教育課程指引(中一至中三)》(《指引》),稱教師可以藉著宗教教育的課程框架,幫助學生認識、培育和踐行包括國民身份認同、守法等的「首要價值觀」。
《指引》建議具宗教背景的中學,在9月新學年起,從中一級開始推行。當中提到教師可以藉著宗教教育的課程框架,幫助學生認識、培育和踐行首要價值觀,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守法、同理心、勤勞、孝親、團結等。
另外,《指引》中不同宗教的學習中,「探究問題」部份的「看世界」環節,均列明包括「我對國家、國民有何責任?」,在「看自己」的環節,則包括「在家庭、學校、社區、國家、甚至人類世界中,我扮演甚麼角色?」,涵蓋孔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
《指引》當中亦在課程規劃策略中,加入中華文化元素,例如建議宗教教育科可與中國歷史科協作,進行有關敦煌石窟藝術的專題研習,「認識佛教的傳播歷史之餘,也可以探究中外交流如何令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發展更加豐富」。
另外,《指引》記載例子,稱某天主教學校想學生明白,天主教信仰與中華傳統文化不單止並不相違,更有不少共通之處,於是帶學生到西貢鹽田梓考察。該300年歷史的天主教客家村,大部份村民已經遷出多年;然而,該處每年舉辦一次有特色的天主教客家掃墓活動,教師可利用短片為考察作補充,「引導學生思考福音能夠在西貢客家村廣傳的奧妙」。
《指引》亦舉例,有學校的宗教教育課程特色,是以學校的信仰為主要學習元素,並配合學生靈性發展需要規劃課程。例如,教師藉著教導學生玫瑰經和製作玫瑰唸珠,讓他們學習聖母在耶穌的出生、成長、傳道使命的角色和貢獻,並帶出「家庭」是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之一,「若瑟、瑪利亞與耶穌展示了蒙上主所喜悅之家庭的特徵和學習傳統中華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