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總監張冠華今日(8日)在傳媒茶聚上介紹了多項措施,希望提升工地的效率、安全性及環保等。其中包括從規劃、設計到建築等各環節,加入環保元素,減少碳排放;與初創企業研發智能手錶以監察工友健康狀況。

張冠華表示,房協目前正面對建屋高峰期,現時手上的項目超過20個,其中一些仍在規劃階段,但有17個已進入不同的建築階段,包括地基施工和上蓋工程。房協陸續實施新政策和新做法,以提升項目的管理效率、質量及安全性。措施配合房協的「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及「管治(Governance)」方針,有關項目成本大約佔整體工程建築費用2%至3%。

環保方面,房協引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評估」系統,從規劃、設計到建築和未來管理等各環節,注入環保元素,目前在明華大廈第二期重建項目中試行,設立碳排放評估電子平台,以調整工程設計和設備,減少碳排放。

房協早於2018年試行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認為有助提升質量監控、建築效率、更安全及環保。例如,沙田乙明邨「松悅樓」和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專用安置屋邨項目。最近,房協更擴大MiC組件應用於4個地盤,包括安達臣道R2-4、元朗元龍街、啟德2B1和古洞北項目。

其中,在安達臣道R2-4工地,房協主動與相關政府部門協商,爭取額外的範圍擺放多功能MiC辦公室,用作固定的地盤人工智能(AI)或虛擬實景(VR)的安全培訓課室;為工友提供冷氣休息室,以及聯誼康樂設施。

研發智能手錶監察工友健康

另外,房協去年成立房地產科技共享工作室,正與13間初創企業合作研發幫助建造業的產品及方案,例如智能手錶以監察工友健康狀況,包括將心跳、血壓、體溫及身處地點等數據,實時傳送至監察系統,讓地盤管理人員有需要時作出即時跟進;以及建築材料反欺詐系統,透過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防止建築材料在檢測過程中出現欺詐成份,或被「偷龍轉鳳」,以確保建材檢測結果的真確性。

管治方面,房協推行「安全支付計劃」,在合約中預留資金確保承建商能夠落實及加強工地安全。去年3月推出「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目前已在12個新項目中實施,並設置於中央管理系統監察和分析地盤實時數據,提升質量監控和風險管理。房協今年下半年將在營運總部設立「項目策劃管理智慧中心」,實時監察多個施工地盤狀況,預計明年初全面啟用。@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