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的一個最突出的教訓就是必須獲得空中優勢,然後才談得上進一步獲得決定性戰場優勢。俄羅斯空軍未能從一開始就建立空中優勢,導致普京的軍隊失去戰機,並陷入無休止的消耗戰。而烏克蘭方面,由於資源和能力限制也難以建立空中優勢,迫使烏克蘭承受俄羅斯軍隊對其領土和城市的毀滅性襲擊。

隨著戰爭的發展,小型無人機在戰場上的卓越表現,迫使人們重新思考甚麼是「空中優勢」。何止是烏克蘭戰場,實際上,在世界各地的熱點地區都有無人機、火箭和導彈這些來自空中的威脅。它們可以穿透先進的導彈防禦系統,並給對手造成致命傷害。今年1月在約旦,無人機攻擊甚至造成三名美國軍人陣亡。

在中東,一些接受伊朗支持的極端勢力,他們手中掌握的武器包括無人機、火箭和導彈,其成本可能從數百到數萬美元不等,根本談不上高技術裝備。卻能夠在防禦嚴密的美軍基地上空,形成了所謂的「空中優勢」,並實際造成美軍傷亡。這幾乎是數千萬美元甚至更昂貴的先進武器系統都難以做到的,但是它們做到了。儘管無人機的這種成功機會很小,但這類事件的發生,促使美國軍方不得不重新思考有關「空中優勢」概念。

 

7月29日,美國空軍副參謀長詹姆斯·斯萊夫(James C. Slife)表示,由於小型的低成本無人機的大規模使用,美國空軍需要重新考慮對空中優勢的定義。他說,「我們曾經聲稱,自1953 年以來,沒有美國人因空襲而喪生,我們現在不能再這樣說了。」

斯萊夫的這番話,讓人不禁要問,空中優勢實際上應該是甚麼樣子?是1953年韓戰時期,鴨綠江上空30,000呎高度的樣子,還是今天在3,000呎以下,懸掛手榴彈的四軸無人機的飛行高度上發生的事情?答案是:都包括。今天,空中優勢涉及的範圍,幾乎與地面連在了一起。

無人機很難被發現,飛行高度低、雷達截面小。訓練有素的操作者可以控制成群的無人機給對手帶來真正的問題。特別是在中東,它們迫使美國及其盟友用F-22、F-15和F-16戰鬥機以及昂貴的防空導彈,對抗伊朗及其代理人的廉價無人機、火箭和彈道導彈,造成完全不成比例的成本交換。

今年4月,美國和盟軍挫敗了伊朗對以色列的導彈攻擊,摧毀了99%的伊朗導彈和無人機。即使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美軍的攔截是成功的,但這也並不能反應在戰略層面上持久的平衡關係。原因是,這種平衡很有可能由於對手進攻武器巨大的數量優勢被輕鬆打破。而且,對手的進攻只要發生極少數甚至是偶然的成功突破,都會造成不可接受的損失。實際上,這種情況已經發生。自2023年10月以來,中東地區發生了170多次無人機、火箭和導彈襲擊,已有數十名美國軍人受傷,3人死亡。

除了伊朗支持的敘利亞、伊拉克、加沙和黎巴嫩的極端組織以外,伊朗還支持也門胡塞武裝,該組織正在使用類似的遠程制導武器攻擊紅海的航運,並於7月初,使用彈道導彈攻擊了1,000英里以外的以色列特拉維夫,造成平民傷亡。

美國有足夠強大的空中力量攔截伊朗代理人的無人機和導彈。在中東,美國似乎牢牢控制著傳統意義上的空中優勢。但是,也出現了歷史性的尷尬場面,美國的空中優勢,並沒有絕對意義上阻止來自對手的空中威脅。這就使人們必須對空中優勢的實際情況,以及如何定義「空中優勢」進行更廣泛的討論。

美國在二戰以後的歷次衝突中,學到了大量經驗教訓。當然,美國也不會吝惜從中東的對手身上學到新東西,並對現有的體系做出改變。斯萊夫認為,美國可以學會使用小型無人機作為其常規空中力量的延伸。他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之前,就可以看到二戰的輪廓已經開始形成」。「這不是希望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但如果爆發的話,人們想知道,今天以色列、烏克蘭的教訓,在多大程度上開始影響並改變美軍的作戰方式。」人們更感興趣的是能夠從中得到有價值的東西。

美國空軍率先使用高端無人機,包括MQ-1捕食者(Predator)和MQ-9收割者(Reaper),以及各種其它無人機系統。更高端的自主協作戰鬥機目前正在開發中,該飛機將與有人駕駛戰鬥機一起執行任務。

美國空軍部副部長梅麗莎·道爾頓(Melissa Dalton)表示,注重成本效益的想法,正在越來越多地被國防部和空軍部接受。她認為,美國需要考慮如何用成本效益加強昂貴的平台。她說,對於空軍部來說,歷史上,一直專注於建立一套獨立的精緻平台,強調質量,而不是數量。「但當你考慮如何能夠滲透或破壞我們可能面對的競爭環境時,數量也可以產生質的影響。」

除了大規模使用低成本作戰平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之外,美國還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為無人機和未來武器開闢新的可能性。網絡技術和自動化的發展,使人工智能驅動的自主作戰能力成為可能,並改變著美國空軍的思維方式。未來的作戰方式,不再是一架飛機、一名飛行員和一條數據鏈如何去完成任務。而是多個自動化程度更高的自主平台,在一個複雜的多域系統中,自主完成任務,人只是作為環路中的決策者。

烏克蘭戰場上,在雙方都擁有致命防空系統並能夠阻止對方空中滲透的情況下,也就是都不能獲得完全的空中優勢的情況下,戰爭就變成了一場痛苦的消耗。這對於國力不如俄羅斯的烏克蘭來說是不利的。

然而,烏克蘭有可能通過在其選擇的時間、地點,規劃一場空地一體化戰役,以奪取空中優勢,從而扭轉戰局。也就是說,烏克蘭需要將遠程對地攻擊武器、戰鬥機、無人機、電子戰、戰場資訊系統和特種作戰能力結合到一起,去奪取空中優勢。然後才能尋求戰場主動,並改變戰爭進程。在美國和北約的幫助下,烏克蘭有這種潛力。在這方面烏克蘭可能比俄羅斯更具優勢。

歷史上,無人機系統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在戰鬥中被廣泛使用。去年,烏克蘭向前線派遣了大約10萬架小型無人機,並使用攻擊無人機對俄羅斯境內的空軍基地、燃料庫及其它目標進行了近200次遠程打擊。俄羅斯則向烏克蘭發射了數千枚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攻擊無人機。總之,在烏克蘭戰場上,激增的遠程無人系統代表了這些低成本精確打擊系統的真正潛力。

無人機和制導武器的部署表明,即使裝備落後的軍隊,包括一些地方勢力和恐怖份子,明顯比以前更容易獲得遠程精確打擊能力。這些武器不僅有效,而且可以由非國家行為者以低廉的成本大量生產。但是,用來對付這些攻擊的防禦系統卻非常昂貴和稀缺。

烏克蘭和俄羅斯現在每個月使用小型無人機在戰場上發動成千上萬次攻擊。烏克蘭已經組建獨立的無人機部隊,並加速地面、海上和空中無人系統的開發和創新。攜帶炸藥的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可以直接摧毀俄軍坦克、裝甲車、掩體和戰壕。無人機甚至還可以為前線排一級部隊提供自己的情報、監視和偵察。

烏克蘭計劃今年在全國大約200家工廠生產100萬架無人機。在烏克蘭戰場,低成本、數量巨大的無人機已經稱霸了從3,000呎上下到地面之間的空域。在這裏無人機擁有無可置疑的空中優勢。不管多低空域的空中優勢,都是優勢,它將給嚴重依賴空中力量的戰場帶來無可爭議的主動權。

如果說迄今從俄烏戰爭中可以學到甚麼的話,那就是空中優勢是取得決定性戰場主動權的必要條件。否則,雙方都會在僵局中消耗殆盡,而無人機已成為打破僵局的重要手段。@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