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常在夜間頻繁起床如廁嗎?其實這個影響睡眠的問題很普遍,醫學上稱之為「夜尿症」,它干擾到許多成年人的睡眠周期,嚴重者會導致慢性睡眠不足,從而加重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病況。然而,如何避免夜尿?本文在此整理出,專家提供的六個避免夜尿的妙招。

曾經有研究顯示,30歲以上的成年人大約三分之一受到夜尿症的困擾,這個比例隨著年齡增長上升,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大約二分之一受到夜尿症的困擾。

夜尿症的成因有很多,有一些比較容易解決,比如睡前喝水太多,有一些則是較為嚴重的健康狀況徵兆。

夜尿會造成哪些問題?

美國佛蒙特大學醫學中心泌尿科主任馬克普蘭特(Mark K.Plante)說,夜尿症的成因多樣,包括前列腺增生、尿道感染、糖尿病、睡眠障礙等,但重要的是不要忽視,儘早去做檢查,找到根本原因,切勿當作是擾人的習慣。

夜尿症會降低生活品質,加重疲勞感,以及增加跌倒的風險,尤其嚴重影響老年族群;夜尿症導致睡眠中斷,容易引起情緒不穩、焦慮、抑鬱,以及其它的心理健康問題。

實際上,夜尿症是一個隨著年齡增加而普遍存在的問題,男女都有可能發生,其中關鍵則是要了解夜尿症對每個人的生活品質有多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因人而異,有時甚至影響很大。

2020年刊登於《泌尿學雜誌》(The Journal of Urology)上的研究顯示,每晚醒來2~3次的人,死亡風險增加30%。

一項最新的研究還指出,夜尿症加重了經濟負擔。2019年進行的一項分析估計,夜尿症造成的生產力損耗和醫療開支花費約為2,145億美元,平均每位夜尿症患者約為3,491美元。

由此可知,夜尿症嚴重影響到人的身體、心理和家庭經濟,了解其成因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六個避免夜尿的妙招

不容否認,夜尿會打斷睡眠周期,促使身體無法得到足夠的休息和獲得充份的恢復,長期會非常傷害身心。

事實上,有一些實用的方法能避免夜尿,讓人重回一夜好眠,在此分別列出並介紹如下:

1.掌握睡醒後的前期補水量

補水與人體的生理時鐘同步,能有效應對夜尿症。神經科學家安德魯•休伯曼(Andrew Huberman)說,睡醒後的前10個小時,每1個小時需要補充約240毫升的水份。這個建議是基於人體水份的自然調節循環機制,主要由腎臟和膀胱進行控制。

腎臟的過濾效率會隨著一天中不同的時間而變化,受到生理時鐘基因的影響;這些基因在腎臟中特別活躍,它們決定腎臟的工作強度。

在睡醒後大約10小時內,腎臟處於高度活躍的狀態,進行過濾和排除廢物,但是在一天的後半段,會逐漸降低這個效率。

為了保持與這種生物節律一致的補水方式,建議調整補水的習慣,改為在一天的上半段補充大部份水份,能明顯減少夜尿的次數;這樣做也能確保在晚上不會過度口渴,從而避免攝取過多水份。

2.晚上要慢慢地小口飲水

從白天一直到夜晚,不但要調整飲品的內容,還要注意飲用的方式。休伯曼說,在睡醒後的10小時內,掌握睡醒後的前期補水量,這是因為白天人體會快速消耗水份,但到了晚上就需要做一些改變,應該慢慢地小口飲水,這種做法是基於人體水份的調節機制。

因為如果一口氣喝下大量水份,水份的排出會比慢慢地小口飲水更快,而且慢慢地小口飲水能使身體更有效地處理水份,從而適應晚上腎臟活動降低的狀況。

雖然目前針對飲水速度和夜尿症頻率的相關研究不多,但普遍認為慢慢地飲水有助於減輕腎臟和膀胱的負擔,還能降低夜尿的頻率。

此外,小口飲水對於那些已經將補水方式調整到與生理時鐘同步,但仍有夜間醒來問題的人來說,不但能降低夜尿的頻率,還能改善睡眠品質。

3.睡前飲用小蘇打水

近期的一項研究顯示,小蘇打有助於治療夜尿症和膀胱過動症。曾經刊登在《國際女性泌尿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罹患尿道炎的女性每日服用8克碳酸氫鈉,持續一個月之後,會明顯降低夜尿的頻率。

2023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也證實了這個結果,研究人員將碳酸氫鈉與膀胱過動症患者使用的藥物「托特羅定」(Tolterodine)進行比較,發現這兩種治療方法在改善頻尿和夜尿的效果相當。

這些結果證明,碳酸氫鈉可以作為一種簡單且風險低的夜尿治療方法,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在睡前將1/8茶匙的小蘇打溶於半杯水中飲用,有助於降低膀胱的酸性和夜尿的頻率。

所以碳酸氫鈉可視為夜尿症的輔助療法,對於偏好自然或家庭療法者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效果還是會因人而異。

美國佛蒙特大學醫學中心泌尿科主任馬克普蘭特(Mark K.Plante)提醒,目前碳酸氫鈉療法尚未被廣泛認可,因此對於某些夜尿症患者而言,服用碳酸氫鈉未必適宜。

4.控制碳水化合物和鹽份

進行調整飲食,尤其是控制碳水化合物和鹽份的攝取量,有助於降低夜尿的頻率。過量攝取碳水化合物,會增加體內的葡萄糖,容易導致夜間排尿,除了減少攝取之外,嘗試間歇性禁食,能緩解與胰島素抗性相關的夜尿症。

或是採取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但是在剛開始時,會加重夜尿症的症狀,這是因為身體會消耗含水的肝醣,從而增加排尿的頻率。

不過,隨著身體適應飲食的變化之後,這個影響就會穩定下來。

控制鹽份的攝取量是改善夜尿症的另一關鍵。2017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高鹽飲食會加重夜尿症狀,只要減少飲食中的鹽份,即能明顯降低日、夜排尿的次數。

此外,2020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減少飲食中的鹽份,有助於改善膀胱過動的症狀。

5.睡覺時「封住嘴巴」

美國暢銷書作家詹姆斯內斯特(James Nestor)在他的著作《呼吸》(Breath)中,講述了一個睡覺時「封住嘴巴」的獨特方法,它可以作為一個非傳統的夜尿症解決方案。雖然這個方法聽起來有點奇怪,但它卻能有效地降低夜尿的頻率。

「封住嘴巴」是指睡覺時,用低過敏性膠帶輕輕地貼住雙唇,促使鼻子呼吸。這個方法的理論基礎是,用鼻子呼吸能提高睡眠品質,進而改善夜尿症狀。

雖然目前缺乏「封住嘴巴」與改善夜尿症狀之間的相關臨床證據,但這個方法的支持者,認同它的間接好處;因為這個方法能促進鼻子呼吸,能帶來更深的睡眠,降低夜間醒來的機率和排尿的需求。

曾經有研究結果顯示,輕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患者在夜間使用口部貼紙後,明顯提高睡眠品質,也降低夜尿的頻率。

不過,在使用口部貼紙時應保持謹慎。雖然有一些人覺得口部貼紙有效,但是在使用之前,務必要考慮個人健康狀況,例如:鼻竇問題、睡眠呼吸中止症等,還要選擇適當的口部貼紙,以免刺激皮膚,或是引發其它不適症狀。

6.找出更深一層的原因

持續性的夜尿,並不是一個習慣問題,有可能是一些健康問題的警示,例如: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因為這些慢性疾病會干擾身體的液體平衡和排尿機能,從而造成夜間頻繁排尿。

普蘭特建議,為了更有效地了解和控制夜尿,每天記錄排尿的情況,建立一個排尿日記,有助於追蹤夜尿的規律和程度,同時還能提供醫生診斷的依據。

換句話說,如果夜間經常因為要排尿而醒來,應該儘快去就醫;首先可以諮詢初級保健醫生,他們會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並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而這樣的治療計劃不只是針對夜尿,還會找出更深一層的原因,從而改善整體的健康和提升睡眠品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