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深水埗區議員今日(25日)召開記者會,倡議在深水埗區內設立6條特色旅遊路線,包括與排檔、布藝、非遺、建築及美食等的深度遊路線。九龍西議員鄭泳舜又建議,旅發局宣傳時可以邀請KOL到深水埗吃豆腐花、介紹著名電影拍攝場景,推動大陸客自由行,鼓勵他們發掘香港不同的特色地方。

鄭泳舜表示,在疫情後有更多旅客到深水埗進行深度遊。現在更多旅客注重深度遊、文化旅遊等沉浸式體驗,因此需要迎合旅遊的新需求發展。他指深水埗有很多特色店舖,認為可以重新發掘香港獨特排檔文化新體驗,塑造安全、舒適、好玩,具地區特色的旅遊路線和產品,增加旅客流量,促進地區經濟與消費。

建議的6條深度遊路線包括「鴨寮.尋寶」、「布藝遊蹤」、「光影視覺」、「非遺與傳統文化」、「穿越.古蹟」和「尋味深水埗」,當中內容包括排檔、布藝、非遺、建築、美食及電影取景地等。鄭泳舜建議旅發局邀請KOL拍攝宣傳影片,加強海外和大陸宣傳。

另外,不少電影均有在深水埗取景,深水埗布藝商店集中亦成電影人選取布料及製作服裝的供應地。路線建議由鴨寮街《無間道》場景,經大南街《變型金剛4:絕跡重生》、《攻殼機動隊》、《盜月者〉拍攝場景;到石硤尾街愛文生大牌檔《梅艷芳》拍攝場景等。

民建聯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指,區內約有10條排檔街道,建議可選取鴨寮街、基隆街等重塑,她形容區內排檔區有獨特地位風貌和文化,認為可締造成排檔文化旅遊區。她建議政府考慮修改小販牌照規例,要求每個排檔加設簡單消防安全設備,以及由消防處聯同檔主進行火警演習,提升小販防火意識。同時亦持續改善排檔和周邊環境的衞生,例如增建公廁等,讓旅客有更好體驗。

另一名深水埗區議員陳偉明就建議在外型、顏色等方面美化排檔的外觀,將排檔改成「屋仔」外觀,並加上特色主題設計配合排檔所售賣的產品,並且在排檔周圍創作特色塗鴉、光影圖等,增加遊覽趣味,以及提供有特色的打卡點。他建議善用深水埗吉祥物「深Duck」或以黃鴨為標記,創作地標、壁畫等。

另一區議員就陳龍傑建議提供發放小玩意、紀念品,食品試食等增值體驗,以及設置活動專區及舉辦盛事活動如醒獅表演、光影表演等。另外又建議增設城市景站、讓旅客透過AR技術觀看該區的昔日面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