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輕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抑鬱和焦慮症狀以及負面思想和情緒,浸大研發網上認知行為治療計劃,透過有系統的線上自學課程及在治療師的協助下,讓使用者調整思維或行為模式,應對生活挑戰。

有關網上認知行為治療計劃名為「REST Online」,設有八個線上單元,包括認知行為治療技巧簡介和匯報、案例示範影片、網上練習和評估等。每名參加者獲配對一名治療師,進行兩次面談或網上輔導,並對參加者的練習提供回饋。

研究團隊在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期間招募了189名面對輕度至中度心理壓力的大學生參與「REST Online」計劃。在該批學生中,69和65人被隨機分成兩組,分別透過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式參與該計劃。55人則被隨機分配到候補對照組,於較後時間獲安排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參與該計劃。所有學生在計劃開始前、結束後和三個月後續評估中,均填寫相同的線上問卷。

研究結果顯示,兩個實驗組的參加者在完成計劃後,心理壓力、抑鬱和焦慮症狀,以及負面思想和情緒均顯著減輕,正面思想和情緒則明顯增加。然而,在候補對照組中並沒有出現這些變化。實驗組出現的正面效果,在三個月後進行的追蹤評估仍然維持。

根據在計劃開始前填寫的問卷,所有參加者都被歸類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然而,在完成計劃後,兩個實驗組中有41%的參加者被評為沒有心理壓力的風險,而候補對照組中只有20% 的參加者沒有出現相關風險。

帶領研究體隊的浸大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潘佳雁表示,心理健康服務專業人員在香港有所短缺。研究結果顯示網上認知行為治療計劃富有成效,亦能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服務更多學生,有潛力將其融入現有大學輔導服務,成為另一種重要和可行的服務模式,回應香港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服務的殷切需求。@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