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第一張信用卡後,我愛上了分期付款功能。

其實一開始很畏懼信用卡,以前新聞時常出現卡奴這個名詞,多數都帶著負面印象。直到辦了信用卡後,發現我可以透過這張卡,買進我現階段負擔不起的東西,向未來的自己預借現金好像也沒甚麼,反正我如期還款就好了,我能先拿到想要的東西,又能夠每月只支付一些錢,對小資族的我來說太便利了。

最重要的是我不必先忍受儲蓄那段難熬的過程,不知不覺就對信用卡上癮,開始亂買東西。

要戒掉花錢的癮是件困難的事,它已經成為習慣,過程一定會有一段陣痛期。月光族時期我一天不花錢,心裏就有種怪怪的感覺,當時要戒掉也覺得很難受,一時無法改變。

於是我透過記賬和斷捨離,慢慢地找出錢該花在哪不該花在哪,信用卡債是我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當我購買東西時,我不再想信用卡能回饋多少點數,也不去想累積信用是多重要的事,眼前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好好地存下錢,因此必須想盡辦法不再製造新的債務,先將卡債還完。

還卡債過程中 有五個方法降低物慾:

1.發薪日前購物

許多人都是一領到薪水就立刻將錢拿去買想要的東西,試著將購物日期挪到領薪日前一天,如果還有剩餘錢就當作犒賞自己,如果沒有
錢了就代表自己還沒有能力購買。

2.刪掉購物App

這是最直覺的做法,購物平台時常會寄優惠通知訊息,不小心點開後可能就會落入他們的促銷陷阱,原本想說逛逛就好,最後還是下單了,因此直接刪除App,會對抑制購物有幫助。

3.退掉引起慾望的帳號

現在網紅團購經濟普遍,追隨的人如果發了一個不錯的商品,可能就會想要跟團加一。退掉會引起購物慾的帳號,多追蹤理財、投資、節約主題的帳號。

4.告訴自己「你很窮」

這句話在我存錢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雖然最好不要常把窮這個字掛在嘴邊,但當自己開始亂花錢時,就可以提醒自己,還沒有存到目標金額前都很窮,所以不能隨意花錢。

5.離開那個商品一段時間

只要被誰誰誰介紹燒到的商品,就會立馬想要將它買下,但在購買前要先離開那個商品一段時間,滑掉頁面或離開那間商店也好,先讓自己的理智恢復,通常衝動冷卻下來後也就沒事了。

反思筆記

不急著立刻改變愛花錢的自己,藉由每次消費行為,思考物品對於生活的重要性。

本文摘自《30歲開始,理財不焦慮:從斷捨離開始的金錢整理》,如何出版社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