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最新發表的《工廈快訊》指出,5月份工廈註冊成交量則錄得約178宗,按月上升約20.3%,註冊金額則錄得約12.07億元,按月下跌約1.7%。租賃市況表現回軟,5月份工廈租務成交量錄得近345宗,數字按月下跌約4.4%。

上月註冊成交宗數維持升勢

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反映指標工廈售價走勢的美聯工商物業售價指數(MII)上月報337.8,按月下跌約0.8%。其中,黃竹坑/香港仔/鴨脷洲區的平均呎價按月升幅最高,最新報約5,816元,升幅約0.3%。至於跌幅最大的分區為屯門區,最新報約2,854元,按月跌約3.0%。

該行綜合內部資料及市場資訊所得,紅磡民樂街23號駿昇中心高層全層,由大型零售商以2.1億元購入,涉及面積達4.03萬平方呎,呎價則約為5,211元。而柴灣嘉業街56號安全貨倉工業大廈高層數個單位,以約1.0億元成交,涉及面積達36,255平方呎,呎價則約為2,758元。

美聯工商物業租金指數(MIRI)最新報146.2,按月下跌0.9%。分區呎租方面,升幅最大的分區為荃灣,上月呎租約報14.6元,按月上升約0.5%。長沙灣區最新的平均呎租約為19.7元,按月跌約2.4%,為跌幅最大的一區。

大戶相繼出手 地廠再惹市場關注

美聯工商董事陳偉志表示,近期地廠再度成為工廈市場的焦點,由於電動車近年在港盛行,連帶吸引電動車生產商擴充在港的營運規模。據報道指出,一家美資電動車巨頭決定租用屯門一座工廠大廈全層地廠,面積接近28,000平方呎,月租約60萬元,呎租約為20元。而粉嶺安樂門街一座工業大廈的地廠,建築面積接近5,000平方呎,早前亦以3,800萬元成交。事實上,涉及地廠的相關租售成交自本港擺脫疫情以來都較受市場所關注,相信是由於地廠的用途較多元化所致,預期地廠可以在未來繼續受到投資市場或企業所青睞。

另外,有五金貿易公司早前出資約1,910萬元購入葵涌一座工業中心的多個單位,料作為長線投資之用。陳氏相信,不少具財政實力的投資者會因應現時市況前景未算明朗,改為選擇購入中小型的工廈單位,預料該類型的工廈物業成交有望主導市場走向。@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