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美國宣布了對俄羅斯實施前所未有嚴厲的制裁措施,未來中國銀行面臨巨大風險,與任何受制裁的俄羅斯實體合作,都可能面臨二級制裁,被踢出SWIFT國際清算系統。專家表示,美國制裁的確起到威懾作用,如同一顆定時炸彈,讓中國銀行不敢與俄羅斯交易。

美國嚴厲的二級制裁

白宮去年12月頒布的一項行政令,授權財政部對援助俄羅斯軍事工業基地的外國金融機構實施制裁。6月14日新制裁的不同在於,大幅擴大對俄羅斯的二級制裁,任何與受制裁的俄羅斯實體進行交易的外國金融機構,都將被視為直接與俄羅斯軍事工業基地合作。

制裁對象數量也增至4,500多家,包括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和俄羅斯外貿銀行(VTB)等俄羅斯的最大銀行。但與農產品、農業設備、藥品、醫療設備等交易得到豁免。

雖然金融制裁並不能完全阻止非法商品的流通,但可以製造瓶頸,讓俄羅斯更難獲得關鍵技術,並提高商品的價格。

美國政府認為,在全面入侵烏克蘭兩年後,俄羅斯已將其經濟轉變為戰爭經濟,俄羅斯各行各業都為俄羅斯戰爭作出貢獻。

美國以往的二級制裁絕大部份都是針對伊朗與北韓,這次主要針對中俄。有分析人士認為,最新制裁是一種「範式轉變」,美國首次採取類似行動,試圖對俄羅斯實施全球金融封鎖。

香港成為中共向俄羅斯提供可製造軍工產品的一個關鍵供應鏈角色。圖為香港葵青貨櫃碼頭。(Peter Parks/AFP)
香港成為中共向俄羅斯提供可製造軍工產品的一個關鍵供應鏈角色。圖為香港葵青貨櫃碼頭。(Peter Parks/AFP)

俄羅斯遭到西方大規模制裁情況下還能攻打烏克蘭,原因之一是中共繼續出口機床、微電子等軍民兩用科技產品,讓俄羅斯得以繼續生產武器。

5月31日在布拉格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布林肯說,俄羅斯進口的機床有70%來自中國,微電子產品也有90%來自中國。

本次制裁包括了多家俄羅斯軍事工業基地的中國供應商與中介機構。

美國此次制裁,正值G7領導人意大利舉行峰會之際。G7承諾,將繼續採取措施,打擊在中國和第三國為俄羅斯戰爭機器提供實質性支持的行為體,包括符合G7法律制度的金融機構,以及為俄羅斯國防工業基地獲得所需物品提供便利的其它中國實體。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對大紀元表示,美國這次制裁是從戰略面進一步扼殺俄羅斯戰爭支援能力,因為支撐俄羅斯戰場上火炮、導彈這些裝備的,其實是後方的金流和物流。戰爭就像一台機器,把資金跟物料拿走了,前線就跑不動了。

「這次美國制裁再加上同意烏克蘭使用美製或北約武器攻打俄羅斯境內的軍事目標,形成前線物理打擊和後方銀根的折斷,期望烏克蘭可以儘快打出個決定性結果。」

蘇紫雲表示,以往對俄國大型企業或銀行的制裁,俄國一般民眾的外幣存款不會受影響,這次二級制裁,實體名單從去年的1,200個到提升到4,500個,等於是間接讓俄國戰爭的苦果向內部去擴散,俄國民眾的生活也會漸漸受到戰爭的影響,會影響對於俄國政府的滿意度和支持度。

擔心制裁  中國銀行早早終止俄羅斯業務 

最新的制裁意在阻止規模小銀行尤其是中國的小銀行,為俄羅斯提供戰爭資金與技術。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13日表示, 「我認為中國的大型銀行非常非常重視代理行關係,這些銀行並不是我們最需要擔心的。」她說,「小型銀行」才是更令人擔憂的,即使如此,「其中一些銀行也希望能夠處理美元支付,不希望被美國金融體系切斷」。

中國大型銀行因為融入全球金融體系,內部結構與歐美非常相似,遵循相同的制裁計劃,不太可能成為打擊的對象。2022年美國宣布對俄羅斯銀行實施制裁後,中國大型銀行立即停止了與俄羅斯實體的交易。

2015年中俄貿易當中90%是用美元結算。但目前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大部份是美國主導的SWIFT國際清算系統之外進行的。

大陸《經濟日報》報道,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別洛烏索夫稱,俄中近95%的雙邊貿易使用盧布和人民幣結算, 2023年兩國在結算中擺脫了第三國貨幣。

《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發展報告(2023)》數據顯示,俄羅斯多家銀行接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中方不少銀行尤其是地方城商行,加入俄羅斯央行金融訊息傳輸系統(SPFS)。

但中國等第三方國家的金融機構與俄羅斯以外國家的貿易往來大多以美元結算,這些金融機構會盡一切代價避免美國的制裁。

SWIFT標誌 (Photo by JACQUES COLLET / BELGA / AFP)
SWIFT標誌 (Photo by JACQUES COLLET / BELGA / AFP)

美國去年年底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開始產生效果,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中國工商銀行和其他中國主要商業銀行拒絕接受來自俄羅斯的人民幣付款,自3月底以來,更多交易被阻止。

中俄兩國學者最近共同撰寫的一份報告稱,由於受西方對俄制裁及次級制裁的影響,截至2024年3月底,中俄80%的支付結算業務被迫暫停。

中共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對俄羅斯出口同比下降15.7%。

第一財經今年2月份報道,工商銀行蘇州當地國際業務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今年2月以來,涉俄匯款接收審核更加嚴格;浦發銀行杭州分行一名工作人員也表示,涉俄匯款目前基本收不到,「即使匯入也要報總行審批,最終接收的可能性比較低」;先前還能收款的浙江稠州銀行也逐漸「關閉通道」。

一些大陸貿易商不得不到俄羅斯銀行在中國的分行及東北的一些地區銀行,接受俄羅斯付款。

據路透社4月份的獨家報道,廣東一家上市電子公司的經理表示,自3月初以來,幾乎所有中國主要銀行都已暫停了與俄羅斯的結算。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邊境的一些農村銀行仍能收取付款,但排隊數月才能開立賬戶。

《南華早報》上月報道,許多中國出口商都遇到了俄羅斯客戶付款延遲的問題,很多人湧入上海的俄羅斯VTB銀行開設新帳戶,排了很長的隊伍。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汪哲仁對大紀元表示,大型國有銀行利潤來源比較多元,俄羅斯業務吸引力不是很大。但一些中國小型銀行對這方面利潤比較看重,肯定與俄羅斯有交易。

「不過去年年底美國新一波制裁的時候,這些中國的小型銀行如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浙江稠州銀行等,畏懼二級制裁,對來自俄羅斯的人民幣交易馬上停止了。」

汪哲仁介紹說,跟俄羅斯金融往來的除了中國小型銀行,目前主要還是透過俄國銀行在中國的分行進行交易。比方說大陸車企賣車子到俄羅斯,俄企要支付貨款給中國車企,一定是透過俄國銀行,比如莫斯科外貿銀行,它通知北京分行支付貨款。相反如果從俄國進口能源的話,就要換成中國企業支付貨款給俄國,也得跑到外貿銀行北京分行,將貨款付給俄國。

「這些分行來交易排隊的隊伍已經很長了。他們這些銀行,就是這次直接制裁的對象。」他說,當然也可以透過中國銀行去做,像中國四大銀行裏有兩個在俄國有分行,可是它們怕被制裁,寧願不做。

去美元化的另類小銀行 

與俄羅斯金融聯繫緊密的是另外一類小銀行,這類小銀行最初的目的,是中共當局用來實驗去美元化的,在戰爭時期可以繞開美國制裁,支持俄羅斯戰爭機器。

2015年10月成立的「中俄金融聯盟」就是其中一例,該聯盟由哈爾濱銀行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發起,主要目標是推動在雙邊結算中使用本幣。初始成員由35家金融機構組成,中方成員18家,俄方初始成員17家,到2019年成員增加到70家。

在美國宣布對俄羅斯銀行實施制裁後,中國大型銀行立即停止了與俄羅斯實體的交易,但中俄金融聯盟中的中小型銀行,依舊可以利用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或現金等替代支付和結算基礎設施,幫助俄羅斯實體逃避制裁。

目前中國4,500家地區性銀行中,有一些已經與俄羅斯銀行建立了代理關係。其中哈爾濱銀行的清關和結算網絡覆蓋了俄羅斯全境。

網傳消息,俄羅斯收款體系將於6月份新增吉林銀行、長春農商銀行、長春發展銀行、延邊農商銀行四大成員,這四家銀行將共同利用琿春銀行的盧布通道進行交易。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對大紀元表示,中國大型銀行不能夠跟俄羅斯做生意,當然要透過小型銀行,某種程度是中共的授意,因為中國大部份銀行仍然受中共掌控。

「因為如果要去美元化的話,中國本身有一個CIPS,只不過CIPS跟Swift交易量不是同一個等級,我算過,CIPS只有Swift大概千萬分之一左右。」

王國臣表示,人民幣國際化也是一廂情願,要推進有很大的困難。「我們查過CIPS基本上99.9%的都是中國大陸銀行,要不然就是大陸六大行海外分行,要不然就是外資銀行在中國的分行。最主要因為人民幣完全沒有可兌換性,中國大陸有資本管制,所以大陸的錢在國際上很難用,各國銀行很少把它當作是一個交易的貨幣。」

美國法律學者、獨立時評人虞平對大紀元表示,去美元化,對中國(中共)政府來講,更多的意義上只是一個口號、一種心理戰。因為去美元化,必須人民幣成為美元的替代貨幣才行,才可能出現一個去美元化。而且前提必須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

「美國根本不用擔心去美元化,因為人民幣要是作為交易貨幣的話,遲早會讓中國大量的美元流失,別人要用人民幣去換美金的。」

美國制裁如同定時炸彈   中國銀行面臨巨大風險

本輪的美國制裁會對中國銀行業產生甚麼影響?

王國臣認為,對於像專門做俄羅斯生意的哈爾濱銀行等中俄金融聯盟,應該不會受到影響,小銀行不使用Swift系統,美國也干涉不到它。但中國小銀行與俄羅斯的交易,在技術上還是可以查到的。根本的原因是俄羅斯不相信人民幣,拿到人民幣之後,想辦法把它換成美元,只要換成美元,美國應該都可以查得到。

虞平表示,美國制裁應該也不會讓這些小銀行倒閉,除非制裁導致客戶大量離開,但現在如果俄中業務增長的話,客戶也不會離它而去。

王國臣認為,但如果這些小銀行遭到制裁,而中國大陸的六大行又有跟它們有關聯的被查到的話,可能會遭受到牽連,被次級或是三級制裁。越來越多的小銀行被制裁之後,可能到最後還是會影響到六大行。

「要期待美國對中國大陸六大行做到這麼嚴厲,我覺得還需要時間。」他說,只不過如果大的金額是不是還是要透過六大行去處理,應該會壓制部份的中俄貿易。

虞平表示,現在如果對小銀行進行制裁的話,接下來如果發現小銀行跟大銀行還存在一些關聯,可能會對大銀行進行下一輪制裁。但對大銀行制裁,美國應該說非常小心,因為這是跟北京翻臉的做法。

「除非中國大銀行公布跟這些(有俄羅斯交易的)小銀行發生的業務關係。不然的話,你很難去監測到。但是問題是,這是一顆隱形的定時炸彈,總有甚麼東西會露出來,中國很多大銀行在美國上市,美國制裁機構也可能會要求披露訊息。」

他認為,美國制裁雖然不是實質性的,但的確起到威懾的效果,一些大的商業銀行擔心真的會被第三方披露,可能不敢跟與俄羅斯交易的小銀行有來往。

對中俄關係有何影響

中共當局似乎也擔心美國的二級制裁, 5月份普京向北京提出讓中國銀行在俄羅斯開展更多活動,但擬議合作規模遠低於俄羅斯的要求。

雖然中國大型銀行已開始限制與俄羅斯及俄羅斯企業之間的跨境交易,但與俄羅斯有貿易往來的中國企業則轉而選擇難以追蹤、受國際金融體系影響較小的小型銀行或地下融資渠道。

汪哲仁表示,表面上或短期上肯定會收斂,可是中國(中共)主要目的就是跟美國競爭,希望建立一個獨立於美國之外的全球金融體系,不太可能因為制裁就不做,但金融制裁一定會讓中國金融企業更加謹慎。

2015年8月13日香港,一名婦女走過人民幣(左)和美元(右)的貨幣標誌。(Philippe Lopez/AFP via Getty Images)

王國臣表示,俄羅斯被加大制裁後,中共一定還會支持俄羅斯鐵血聯盟。還會通過小銀行,比如今天成立一家崑崙銀行,明天成立一家華山銀行,永遠可以成立新銀行去做這件事情。

「有些人認為美國制裁是沒有效果,都有漏洞。事實上華府都知道漏洞在哪邊,他是慢慢地把網給收緊,不是就一次就把它收緊。所以預期這種金融戰或出口管制,只會越來越嚴格,漏洞會越來越少。」

王國臣表示,俄羅斯經濟會北韓化,北韓被制裁還沒垮掉,只是北韓會越來越混沌,越來越極權。俄羅斯也慢慢走向內需型,變成越來越極權的國家。

蘇紫雲表示,美國制裁很難規避,北京現在拚命開拓人民幣的地位跟市場,可是終究最大的消費市場還是在美國跟歐洲,怎麼都繞不開。俄國跟中共持續靠近,勢必跟美歐的主要市場距離更遠,俄國市場基本上是養不起中共,中共目前是飲鴆止渴,只會讓中共慢性的萎縮,等於某個程度也讓北京陷入多重戰略困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