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正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加徵關稅,以回應中共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在審查了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後,拜登政府在5月表示將維持這些關稅並增加更多關稅。兩屆政府都認為,中國的工業和貿易政策正在使其競爭對手美國處於不利地位。

美國新徵關稅主要針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半導體等商品。與此同時,歐盟也表示將從7月起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稅率高達38.1%。這是歐盟對中共政府補貼是否違反貿易規則進行調查之後做出的決定。為保護本國利益,美國和歐盟同時施加額外的貿易壁壘可能帶來被報復的風險。

以下是彭博社報道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經濟學副教授凱爾‧漢德利(Kyle Handley)計算出美國六類進口產品上調的關稅,以及他分析拜登政府加徵關稅的動因與風險:

1. 半導體

美國加徵關稅在2025年從25%提高到50%。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價值達5.04億美元。

動因:中美兩國都決心提高自己在電腦晶片製造領域的地位。美國政府除了投資527億美元加強國內半導體產業外,還採取了出口管制措施來遏制中共政權的晶片野心。這些新的徵稅措施旨在抵制中共在所謂的傳統晶片領域的積極推進。雖然這類晶片是老一代的元件,但對全球經濟仍然至關重要。在徵稅之前,美國對這些半導體的供應鏈進行了正式審查,歐盟也進行了類似調查。美國和歐洲的一個長期的重大隱憂是:中共會如何將技術優勢用於軍事目的?

風險:美國可能高估了中國生產傳統晶片的能力。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貿易與技術項目部主任艾米麗‧本森(Emily Benson)認為,「在讓企業和消費者上鉤之後」,中共可能會通過增加成本將傳統晶片武器化。

2. 關鍵礦產

美國加徵關稅從目前零關稅到2024年和2026年的25%。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價值達7.83億美元。

動因:美國對鈷和鋅等關鍵礦產品(製造電動汽車的關鍵原料)的關稅將從零提高到25%。大部份關稅將於今年生效,而天然石墨關稅將於2026年生效。而中國投資建立的一個工業網絡,以採購建設低碳經濟所需的材料,這將使中國成為關鍵礦產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先者。過度依賴任何一國家都會使製造商容易受到供應中斷的影響。中國在去年12月對天然石墨實施了出口管制。

風險:石墨是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中重量最大的成份,約佔電池近三分之一。而美國的石墨供應量不到全球供應量的1%,而中國的供應量則高達90%。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關鍵礦產安全項目主任格拉謝林‧巴斯卡蘭(Gracelin Baskaran)認為,推遲對石墨徵收關稅可能為解決採購不平衡問題提供了時間。她表示,關稅的總體結果之一可能是美國汽車製造商的供應鏈成本增加,但她補充說,考慮到礦產可以改道以規避關稅,因此很難預測其影響。

3. 電動汽車

美國加徵關稅在2024年從25%提高到100%。2023年美國進口額達3.85億美元。

動因:電動汽車關稅翻兩番將使中國生產商失去進入美國市場的希望,而此前的關稅幾乎已經使美國市場難以攻克。拜登政府希望確保中國汽車不會湧入美國,因為美國國內汽車製造商擔心,來自中國的廉價、有補貼、具競爭力的汽車會侵蝕他們在不斷增長的市場中的份額。歐洲已經開始出現這種情況。

風險:中國汽車製造商可能會在墨西哥開廠,從那裏向美國出口汽車,以規避關稅。拜登政府表示正在關注此類舉動,並且考慮出於國家安全考慮禁止可能收集有關美國公民和基礎設施敏感數據的中國連網汽車。美國的關稅變化會給歐洲帶來風險,即中國將開始向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汽車生產經濟體傾銷低價電動汽車。

4. 鋰離子電動汽車和非電動汽車電池

美國加徵關稅在2024–26年從7.5%提高到25%。2023年美國進口額達131億美元。

動因:美國官員擔心中國電池行業的產能過剩將阻礙美國在這一領域的產能發展,而這一領域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對綠色轉型至關重要。徵收關稅的目的是鼓勵對美國電池行業的投資,並鼓勵在中國以外採購原材料。

風險:分析人士提到的風險包括美國減少碳排放的努力可能會遇挫。大西洋理事會全球能源中心高級研究員約瑟夫‧韋伯斯特(Joseph Webster)認為,中國出口的鋰離子電池對於間歇性太陽能發電的電網存儲非常重要。他說,「美國電網去碳化的努力可能會放緩。」

5. 鋼鐵和鋁

美國加徵關稅在2024年從7.5%提高到25%。2023年美國進口額達127萬美元。

動因:貿易觀察家認為,對鋼鋁加徵新關稅主要是政治動因,因為拜登在鐵鏽地帶的一些搖擺州的民調中落後於特朗普。美國鋼鐵協會(American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對拜登的決定表示讚賞,認為這是對抗中共不公平貿易行為的一種方式。但穆迪評級公司(Moody’s Ratings)認為,由於中國僅佔美國進口量的2%,因此這對美國國內鋁生產商的影響甚微,而且對美國鋼鐵公司的影響也不會很大。

風險:更高的關稅將迫使使用大量金屬的汽車製造商提高生產成本,因此消費者最終可能會遭受損失。

6. 船岸起重機

美國加徵關稅從零關稅到2024年徵收25%的關稅。2023年美國進口價值達1,750萬美元。

動因:鑒於中國在全球航運領域控制著龐大的資產和基礎設施,中共利用其民用海上力量進行的間諜活動已成為美國政府的關注目標。這包括國家控制的貨櫃承運商、港口碼頭營運商、造船商和起重機生產商。

風險:中國是巨型起重機的主要製造商,這種起重機用於在全球港口吊起貨櫃。試圖在其它地方尋找生產商可能會使這一過程變得更加複雜和成本更高。被迫支付額外費用的美國港口可能會將這些成本轉嫁給貨運公司,而貨運公司又會提高進出口商的費用。#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