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表示,環保署已在全港超過九成、即197個公共屋邨,安裝共698個智能廚餘回收桶,預計於7月可在全港213個公共屋邨,安裝超過7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12日)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環保署正與房屋署和房協,商討為使用量較高的公共屋邨,增設智能廚餘回收桶的準備工作,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前,在55個已開展計劃的高用量公共屋邨,增加智能廚餘回收桶。此外,環保署會逐步增加公共屋邨智能廚餘回收桶的數目,目標是在兩年內達到「一座一智能廚餘回收桶」。

擬「綠綠賞」積分供市民兌換購物券

但是議員楊永杰認為,兩年才有「一座一智能廚餘回收桶」速度較慢,建議一年完成。謝展寰解釋,涉及房署管理安排問題,故仍需兩年時間,會與房署商討加快速度,並在過程中留意哪些地方的使用率較高,會優先加設廚餘桶,及增加換桶次數。

另外,楊永杰問能否增設至「一邨一個禮物機」。謝稱加設「禮物機」的成本相當高,打算以「綠綠賞」積分供市民兌換購物券,相信會更受市民歡迎。

未來一年設廚餘回收流動點、廚餘回收點各100個

私人住宅方面,謝展寰稱去年年底,環保署亦與環境運動委員會合作,為超過1,000戶的屋苑免費提供智能廚餘回收桶,環保署現正考慮加強現有計劃,至涵蓋1,000戶以下的私人屋苑,並預計於2024至25財政年度,將有超過4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在私人屋苑投入服務。

議員謝偉銓認為,政府著重公共屋邨的廚餘回收多於私人樓宇,問政府會否考慮用休憩地方在內的公共地方,設廚餘回收機。謝展寰回應,在公屋開展,是由於房屋署大力支持公共屋邨的計劃進展,開展計劃時更方便。對私人屋苑,當局最近亦邀請其參與《減廢回收約章》,並有兩個計劃支持私人屋苑運作廚餘回收機,強調沒有忽略私人屋苑。

在公眾及三無大廈使用的回收桶方面,目前「綠在深水埗」、「綠在東區」、「綠在西貢」及「綠在沙田」有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環保署料於未來一年,在各區設約100個廚餘回收流動點,以定時定點街站形式在夜間提供廚餘收集服務,並在約100個食環署垃圾收集站設立廚餘回收點,供附近居民和食肆使用。政府未來會繼續探討在合適的場地,增設更多、更方便的公眾廚餘回收點。

另外,現時本港廚餘廠每日僅能處理200噸廚餘。謝展寰稱現有廚餘廠再配合污水廠的「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計劃,加上「廚餘再生俠」系統,預料每日廚餘處理量可超過1,000公噸,他並不擔心下游處理廚餘的能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