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校政風波持續,港大校委會和校長張翔近日就委任副校長,隔空交火。政府昨日宣布就港大近期內部運作事宜成立調研小組,稱早前經教育局了解,發現不同人士提供的訊息並不一致,需要釐清事實,並研究處理方法。

港大校委會和校長前日先後發稿,校委會稱委任副校長是為加強管治,並非傳言中的「私人恩怨」,並稱就此議題與校長溝通多時。港大校長張翔則反駁校委會的公開信涉及失實的內容和不公允的批評。

李家超曾見港大校長 及校委會主席

特首李家超昨早在出席行政會議前,證實自己曾與港大校長張翔及校委會主席王沛詩見面,作出協調溝通,提醒他們良好溝通和互相配合的重要性,政府對大學的資助是有要求。

他強調,港大屬於香港,並非屬於校長個人或校委會任何一個人。政府每年對大學撥款以百億元計,大學的行政和管治需符合撥款要求,大學財務要清晰問責,促請雙方必須以大學的利益為首要考慮。

李家超4日透露,已委派教育局了解有關事件。政府昨日表示,經教育局向相關人士了解,發現不同人士提供的訊息並不一致,需要釐清事實,並研究處理方法。宣布就港大近期內部運作事宜成立調研小組(小組)。

政府強調,政府和市民對大學寄予厚望,「尤其珍惜港大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耕耘、校內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得來不易之卓越成就」,政府每年撥款大學營運,必須確保公帑妥善運用,並相信成立小組可協助港大提高管治效能。

小組由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和教資會主席雷添良組成,將儘快展開工作,並設立由教育局及教資會秘書處組成的支援團隊。

政府表示,小組是由教育局向特首建議成立,其目標是釐清事實及了解各方問題;協調內部溝通,協助各方配合,加強彼此合作;及按調研情況提出意見,並就改善措施和良好做法提出建議,確保大學按《大學問責協議》的要求運作並妥善運用公帑。

當局強調,按現行機制,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與每所資助大學在撥款時均有簽訂《大學問責協議》,就大學的管治、問責及資源運用訂下準則,確保大學運作符合香港利益和配合香港的發展。教育局除了提供資源外,亦負責制定香港整體教育政策及發展策略,教資會撥款安排和教資會資助大學的運作必須配合政府整體教育政策方向。◇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