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校政風波中,校委會被校長張翔斥責,在早前在他與校委成員毫不知情下,議決多名暫任副校。校委會今(10日)就事件向師生校友發電郵,反駁就議題與校長溝通多時,並指委任為加強管治,合法合規,是「別無選擇下、為港大利益做出的集體決定」,強調並非傳言中的「私人恩怨」,並說特首李家超近日責成教育局了解事件,校委會會全面配合。

電郵指出,張翔2018年上任後,幾個副校長職位懸空多年,經年沒有完整的管理團隊,管理問題頻出。若不儘快加強管理隊伍,完善管治結構,「恐怕管理疏失會越演越烈」。

校委會指,《香港大學條例》規定,任命大學高層管理團隊的權力完全屬於校委會。電郵提及,張翔去年要求增設6名副校長。4月22日,人力資源政策委員會討論臨時委任副校長,結論是當務之急必需委任副校長,但是「原應出席的校長派員參加,並無不同意見」。到5月28日,張翔在校委會會議攜帶不同意見的法律文書,「說明(張)早有準備」,認為校長「稱『毫不知情』實在說不過去」。

港大很多不符程序、不合常規現象

另外,郵件指出今次委任之前,大學有7個副校長職位,卻只有4人出任,副校長(環球事務)更懸空5年半,並點名指作為「首席學術官」的校長,按規定一年要主持3至4次學術委員會會議,「但校長履職到今,僅開過1次學術委員會會議。且只出席了約1/3的財務委員會會議」。

電郵提到,港大有很多不符程序、不合常規現象,如校長施行改革壓縮行政經費,但校長辦公室擴大到60多位,「人力資源委員會詢問為甚麼聘這麼多人,校長不予解釋;一些重大專案,校長沒有經過校委會,就直接通過UGC(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報到立法會審議。這類做法令大學出現種種混亂,不少教授和管理人員怨言甚多,情況令人憂慮。」

大學出現管理疏失

校委會強調,過去大學出現管理疏失,「已說明有問題存在,必須正視解決」。校委會肩負監督之責,與校長並無個人恩怨,「大家很尊重校長的學術成就」。

對大學管理問題,校委會一直按內部程序解決,雖然屢受攻擊亦未向外發聲辯白,抱持對事不對人的態度。校委會會與管理層做好良好溝通,相互配合,珍惜保護港大聲譽。對李家超已責成教育局了解事件,校委會定必開誠布公,全面配合。

張翔發聲明反駁校委會

張翔昨晚發聲明列出十點反駁,當中暫任副校長一事。張翔說在5月28日校委會開會前,校委會委員在5月21日晚上收到校委會主席王沛詩發出的會議議程,議程只簡單提及將處理關於「暫任副校長」的討論文件,但列明文件後補。直至5月27日晚上9時,校委會委員才收到此議程的文件,當中只包括對管理層的批評,並沒有任何任命「暫任副校長」的提議、內容或人選。

張翔解釋,他擔心自己任命暫任副校長的角色和權力可能會被剝奪,在5月28日早上尋求法律意見。直至當日黃昏校委會會議開始後,才得悉校委會主席提出的暫任副校長人選,以及兩位他團隊成員的調動安排,他在會議上提出的法律意見亦不被接納。

他又強調,自己與大學管理層一直在努力填補副校長的空缺,並在去年11月根據既定程序向校委會主席提交幾位副校長人選,但有關建議一直不獲主席納入校委會會議議程,主席亦長時間沒有為有關拖延提出解釋。他去年曾向主席提出新增副校長職位,當中包括副校長(創新)、副校長(校園設施)、副校長(大健康),但沒有包括副校長(商業),但過去7個月王沛詩一直沒有跟他商討有關建議,也沒有和校委會委員商討,直至王沛詩在5月28日的校委會會議上,突然拿出7位暫任副校長的名單。

張翔又質疑校委會內部的機密信件被公然洩露,與去年針對他的惡意「吹哨者」誣告匿名信如出一轍,匿名信的大量資訊來自校內不同部門,只有個別校委會和管理層成員才可獲得,相信兩次洩密,同樣是有組織和有預謀的惡意抹黑。◇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