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花神》(Flora)。羅馬帝國大理石,以現代材料修復。羅馬卡比托利歐博物館(Capitoline Museum, Rome)。(公有領域)
雕像《花神》(Flora)。羅馬帝國大理石,以現代材料修復。羅馬卡比托利歐博物館(Capitoline Museum, Rome)。(公有領域)

倫勃朗(台譯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在婚姻生活中為他深愛的妻子薩斯姬亞(Saskia),不論她健康或生病,繪製各式肖像作品;舉凡素描、寫生、油彩等直到她離世。倫勃朗以各種不同的角色描繪妻子;在他的作品中,我們看到薩斯姬亞以女人、妻子、母親、女神繆斯等身份出現。我們還看到薩斯姬亞剛睡醒沒打扮,和丈夫一起歡笑,甚至化身成古羅馬神聖的智慧女神密涅瓦(Minerva)等不同模樣。

倫勃朗有三幅《花神》作品,把妻子薩斯姬亞描繪成古羅馬代表春天和生育的花之女神弗洛拉(Flora),反映了畫家的婚姻階段及生命的短暫。例如,從含苞待放的新婚蜜月到花朵盛開的身懷六甲,最後到她英年早逝。

從這些作品也能看出倫勃朗如何運用古希臘羅馬及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元素創作。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和稍晚的北方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喜歡以古代的眾神、女神與神話角色來創作。

倫勃朗未曾造訪過意大利,但他從北方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作品中汲取靈感,例如安東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以及歷史畫家彼得拉斯特曼(Pieter Lastman)等。倫勃朗約莫於1624年在阿姆斯特丹向拉斯特曼學習,同時他還接觸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例如,西班牙駐阿姆斯特丹大使阿方索洛佩茲(Alfonso Lopez)所收藏的提香(Titian)作品《花神》(Flora)。

愛情萌芽

1633年,薩斯姬亞到阿姆斯特丹拜訪倫勃朗的表弟、負責經銷倫勃朗藝術品的亨德里克凡尤倫堡(Hendrick van Uylenburgh)時遇見了倫勃朗。

訂婚後幾天,倫勃朗用銀尖筆(註)(silverpoint)為薩斯姬亞繪製了第一幅素描作品。這是一張充滿愛的精緻而令人愉悅的作品。她戴著一頂寬邊帽,臉上洋溢著害羞的微笑,手裏拿著倫勃朗剛送給她的一朵花,也許是玫瑰花。畫家在作品下方寫道:「這是我21歲妻子的肖像,我們訂婚後第三天繪製。1633年6月8日。」

兩人在1634年6月22日結婚。同年,倫勃朗首次以花神為主題描繪薩斯姬亞。

倫勃朗以真人尺寸、四分之三身長的側身姿勢描繪薩斯姬亞,她身穿一件鑲有銀飾刺繡的寬鬆絲緞洋裝,看起來就像一位少女,天真無邪,有些害羞。她轉過頭面向觀者,彷彿受到打擾般。她手握著以枝葉裝飾的權杖,頭戴鮮花花冠,花冠上有一朵「條紋花瓣鬱金香」(「broken」 tulip)。當時荷蘭許多藝術家都喜歡繪製「條紋花瓣鬱金香」,是一種花瓣裂開呈條紋斑狀的鬱金香。

也許倫勃朗清楚比利時法蘭德斯物理學家兼植物學家卡羅盧斯克盧修斯(Carolus Clusius)的研究,克盧修斯是首先發現這些條紋花瓣是由病毒引起的。克盧修斯知道,如果鬱金香天然的顏色遭到改變,就活不久。他說,這種花朵的存在「只為在死前以多樣顏色取悅主人的眼睛,彷彿在做最後的告別」。

穿著寬鬆洋裝、頭戴花冠的薩斯姬亞,與羅馬卡比托利歐博物館(Capitoline Museums)中的古羅馬帝國雕像《花神》很相似。然而,倫勃朗筆下的薩斯姬亞手裏抓著的是裙子,不是鮮花。

婚後一年,1635年,倫勃朗再次以花神角色描繪薩斯姬亞,作品題為《身穿田園風服飾的薩斯姬亞》(Saskia van Uylenburgh in Arcadian Costume)。這一次,薩斯姬亞的紅髮披散在肩上,與我們在前一幅《花神》中看到若有所思的年輕新娘截然不同。這時的薩斯姬亞顯得充滿自信。她望向畫面右側,神情彷彿是在瞅著丈夫作畫般。

她張開雙臂的姿勢與前述古羅馬帝國雕像《花神》的姿態非常相似,同樣手持很多的鮮花。

倫勃朗繪製這些花卉正值「鬱金香狂熱」高峰,據說當時鬱金香球莖的價格相當於阿姆斯特丹運河旁房屋的價格。瑪格麗特費爾班克斯馬庫斯(Margaret Fairbanks Marcus)在著作《花藝年代》(Period Flower Arrangement)中寫道:「本世紀中葉以前,典型的巴洛克構圖已經演變為大捧的花朵沿著卷軸或S形曲線排列,枝葉隨風擺動……這種巴洛克風格充滿活力、大膽自信,如此豐盛茂密的花朵在西方藝術中前所未見。」

倫勃朗在作品《身穿田園風服飾的薩斯姬亞》表現出這種花藝構圖,同時反映出新式花卉靜物畫風格。馬庫斯又說:「畫面並不死寂,動態畫面像是拱起的花莖、點頭狀的花朵、捲曲的花瓣等無不振奮人心。最終感覺既不僵硬也不擁擠,而是豐富而優雅。」倫勃朗在薩斯姬亞的花束中放入鬱金香、玫瑰、報春花和小粉紅花,儘管有些花朵其實在不同季節綻放。呈現來自不同季節和生命階段的花朵,是荷蘭虛空派(Vanitas)繪畫常見的主題。虛空派是一種聚焦生命短暫的流派。

倫勃朗繪製如此豐盛的花束,其實在提醒觀者,花神弗洛拉是生育女神,對此刻扮演花神拄著手杖的薩斯姬亞來說意義非凡。她圓圓的肚子和豐滿的胸部顯示懷有身孕,這是他們第一個孩子。這對夫妻有四個孩子,遺憾的是,只有一個孩子安然度過童年。

永別了,弗洛拉

倫勃朗最後一次將薩斯姬亞描繪成花神是在1641年。這件作品《手持紅花的薩斯姬亞》(Saskia With the Red Flower)與之前的兩件作品不同。畫家用他代表性的濃郁紅加上栗棕色,創造出一幅可愛卻憂鬱的肖像,畫面沒有慶祝婚姻或宣布臨盆在即的鮮豔顏色。這幅肖像暗示薩斯姬亞的生命已走到最後,紀念她的一生與兩人的婚姻。薩斯姬亞臉色蒼白,眼睛周圍的小眼圈令她看起來略顯疲憊。她將左手放在心口,直接面對觀者,手持一朵花獻給他或她。

倫勃朗在訂婚後繪製的第一幅素描肖像散發的溫柔氣質在這幅畫中表露無遺;畫家依然只畫出一朵花。然而,這次卻不是他們共同生活的開始;薩斯姬亞在30歲前就因肺結核與幾個月前分娩的後遺症去世。在倫勃朗聲名鼎盛時期,倆人度過七年幸福的婚姻時光。《手持紅花的薩斯姬亞》代表薩斯姬亞即將告別人世,也是倫勃朗告別他深愛妻子的作品。

註釋:

銀尖筆畫法(眾多金屬筆中的一種)屬傳統繪畫法。在哥德式晚期/文藝復興早期時,它是一種細線條繪畫技術。銀尖筆不像鉛或錫那樣容易變鈍,且能呈現出精確的細節,因此在佛羅倫斯和佛蘭芒的工作坊裏特別受歡迎。

原文:〈Love,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Springs Forth From Rembrandt's Flora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洛琳費里爾(Lorraine Ferrier)現居英國倫敦郊區,從事寫作。她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美術和手工藝相關文章,關注北美和歐洲的藝術家和工藝師,及其作品中傳達出的美和傳統價值觀。她希望能為稀有而鮮為人知的藝術和手工藝品發聲,進而保存傳統藝術遺產。◇

倫勃朗的作品《花神》,1634年創作。畫布、油彩;49 1/4英寸×39 3/4英寸。俄羅斯聖彼得堡隱士廬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St. Petersburg, Russia)。(公有領域)
倫勃朗的作品《花神》,1634年創作。畫布、油彩;49 1/4英寸×39 3/4英寸。俄羅斯聖彼得堡隱士廬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St. Petersburg, Russia)。(公有領域)

倫勃朗的作品《手持紅花的薩斯姬亞》,1641年創作。橡木板、油彩; 38 3/4英寸x32 1/2英寸。歷代大師畫廊(Old Masters Picture Gallery),德國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Dresden State Arts Collection)。(公有領域)
倫勃朗的作品《手持紅花的薩斯姬亞》,1641年創作。橡木板、油彩; 38 3/4英寸x32 1/2英寸。歷代大師畫廊(Old Masters Picture Gallery),德國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Dresden State Arts Collection)。(公有領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