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端午節的民俗,你的腦海中想到甚麼呢?應該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說粽子起源於紀念、奠祭戰國時代楚國的愛國大夫屈原,可是真是這樣嗎?粽子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就從「粽」的文字內涵與相關文化民俗來探尋追索吧。

「粽」的意義

「粽」在古代也寫作「糉」,《康熙字典》解釋「粽」:「角黍也。同糉」。
了解這個「糉」字對我們追遡粽子的歷史很有幫助。東漢許慎所著字典《說文解字》解釋「糉」:「蘆葉裹米也。從米㚇(音同宗)聲。」

漢代時就有「蘆葉裹米」做的「糉」(「粽」),當時是以形聲字來表示這種食物。用來裹黍米作粽的蘆葉,是一種蘆葦葉,後人也俗稱「粽葉蘆」,葉面比竹葉窄些,約4─5厘米的葉子就算是大的了。


古人用來裹米做粽的一種蘆葉。(Shutterstock)
古人用來裹米做粽的一種蘆葉。(Shutterstock)

《本草綱目》李時珍進一步說了「粽」的發音由來:「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黏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這段話說明了:由於當時人包粽子用的葉子像棕櫚葉心之形,所以就取用「棕」櫚的發聲,稱為「粽」了。

其實,對於米食點心,其實在周朝的宮中廚房裏就早有,古稱「餌」──將稻米、黍米粉碎合蒸,在「周禮」中,是用來祭祀、接待賓客的一種珍羞點心(「羞籩之實」)。這種「餌」的做法可說是蒸粽的前身了。

漢代時的粽子並不是竹筒狀的,是用蘆葉、菰葉包裹成牛角狀,裏面包著黍米,無內餡,所以又叫做「角黍」。根據《國語辭典》,菰是筊白筍的古稱。如今某些地方的粽子還有保留古代「角黍」形狀的。蒸粽子時用蘆葉、菰葉來包裹,可防止沾黏,改善古人防沾的方法。[1]


角黍模樣的粽子。(Shutterstock)
角黍模樣的粽子。(Shutterstock)

晉朝粽子 對應天象五行

從漢代以後到魏晉南北朝時代,粽子開展了多彩多姿的樣貌,其中有沒有哀悼奠祭屈原的歷史掛痕呢?
晉朝大將軍周處所作《風土記》中提到了當時人在兩個日子──黃曆五月五日(端午)和夏至吃粽子的風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也」。


「角黍包金」的黃金色鹼粽,表現端午時節「陰陽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時象」。(示意圖的這個粽子不是角黍形的)(Shutterstock)
「角黍包金」的黃金色鹼粽,表現端午時節「陰陽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時象」。(示意圖的這個粽子不是角黍形的)(Shutterstock)

《風土記》進一步記載了當時「粽」的做法,是用菰葉裹黍米,浸放在濃灰汁中煮到熟爛而成。濃灰汁是一種鹼水,煮出來的這種粽子是為「鹼粽」。這種金黃色的鹼粽黏稠性更強,米粒都融合在一起分不開了,像是「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這種粽子的形象對應甚麼天象呢?它對應了端午、夏至時天地間陰陽循環剛好處在陽氣至極的時點,陰氣尚未逆發,「陰陽尚相裹未分散」的純陽之象。後人詩詞中說的端午「角黍包金」[2],就是指這種菰葉包的鹼粽。

《風土記》記載的晉朝粽子,並沒有提到紀念屈原的歷史,而是強調了應天時、應節氣的節氣食品。

魏晉時代 粽子祝賀「中子」

此外,魏晉時代包「九子粽」,也是一種普遍的民俗,在民歌《楊柳枝》中傳唱,用來祝賀人家「多生貴子」,也傳名後代。魏晉民歌,無名氏的《月節折楊柳歌 五月歌》就以九子粽作為黃曆五月的抒情主題,對應端午節:「菰生四五尺,素身為誰珍,盛年將可惜。(折楊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勞歡手。」(出《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


端午粽婚宴餐廳自創品牌推出「婚」食主義九子粽(徐乃義/大紀元)
端午粽婚宴餐廳自創品牌推出「婚」食主義九子粽(徐乃義/大紀元)

從歌中看到九子粽和漢代的角黍一樣,是以菰葉包裹的粽子。傳說九子粽是將九個粽子串成一串,一串中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九個形狀各異,並且分別以九種顏色的絲線綁紮。這種五彩繽紛的九子粽多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尤其是祝賀人得子之禮。因「粽子」諧音「中子」,所以民間送九子粽含有祝福人「多生貴子」之意。

由上看來,從戰國時代歷經漢代到魏晉,用蘆葦葉、菰葉包粽子、吃粽子的由來,並不是直接起源於哀悼奠祭愛國大夫屈原。而另有對應天象的陰陽五行之義涵,以及祝賀人多得貴子的民俗面貌。

竹筒粽奠祭屈原的遺風

在南朝梁的兩本著作中都提到了粽子。從其中記載的「竹筒」,我們找到了紀念奠祭屈原的遺蹟。


屈原像,出《歷代君臣圖鑑》(清代拓本),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屈原像,出《歷代君臣圖鑑》(清代拓本),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吳均所作《續齊諧記》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又說漢代時,人們紀念屈原,在筒子米上塞入楝樹葉並綁上五色絲繩,因為這二種東西都是蛟龍忌憚害怕的,可避免粽子被水中蛟龍竊取。這種做法源於建武年中屈原的託夢。[3]

然而,《續齊諧記》所記的祭奠屈原之物,是筒子裝米,並用楝樹葉塞上,以五色絲綁縛,完全不同於蘆葉裹米蒸煮而成的角粽──角黍。

另一本風俗志,宗凜的《荊楚歲時記‧第二部佚文輯錄》提到:「京師以端午為解粽節,以粽葉長者勝。」可見當時這種端午粽是以植物葉包裹的。本書中還紀錄了「竹筒粽」,這才是源自汨羅之遺風紀念屈原的:
「五月五日,民並斷竹筍為筒粽,棟葉插頭,纏五絲縷,江中以為闢水厄,士女或楝葉插頭,五絲纏臂謂長命縷。俗言屈原以此日投水,百姓競以食祭之。」

從這段佚文輯錄中可以看出南梁的兩種端午風俗,一是人們以筒粽奠祭屈原,一是仕女們或用楝葉插頭,或用長命縷五色絲纏臂,以闢水厄。它們都是延續自汨羅遺風,和屈原投江的歷史故事相繫。

從戰國時代,到了南北朝,粽子的內涵和民俗意義有了多元的發展。若說粽子起源於紀念、奠祭愛國大夫屈原,那顯然非真。奠祭屈原的是竹筒粽,到了南朝也一直保留著這種竹筒粽奠祭屈原的做法,風俗依然鮮明,並且又衍生出闢水厄的風俗。從上述的追溯中我們發現:現代食用的這種「裹蘆葉粽子」並非從奠祭屈原的竹筒粽「進化」而來!若說這兩者是在並行中各有起源和發展當是比較合宜的。

註釋

[1]《通典‧職官三‧禮八‧諸侯大夫士宗廟》一節中註釋「羞籩之實:糗餌,粉餈」並提到防止沾黏的方法:「謂粉稻米、黍米,合烝之為餌,餅之則為餈。恐餌餈粘,著籩,故以糗粉藉之。糗,熬大豆也。」
[2]「角黍包金」:如宋人的端午詞說粽子「角黍包金,草蒲泛玉」(楊無咎《齊天樂 其二 端午》),當是鹼粽的形象。
[3]《續齊諧記》說:「漢建武中,長沙區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回曰:『聞君常見祭,甚善。但常年所遺,並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上,以五色絲轉縛之,此物蛟龍所憚。』回依其言。世人五月五日作糉,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