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5日)在立法會透露,自政府於2022年1月實施俗稱「劏房」的租務管制以來,直至上月底的兩年多期間,差餉物業估價署(估價署)成功檢控269宗劏房違反租務管制的個案,涉及231名業主,合計總罰款接近50萬元。

過去不時有報道指,劏房戶被大幅加租,尺價甚至超越豪宅,同時業主亦濫收電費水費,要求租戶繳付比電錶水錶所顯示的實際度數更高的換算費用。

何永賢今日在立法會回覆議員洪雯有關「分間單位」(俗稱「劏房」)租務管制的問題時,公布截至2024年4月底,估價署共識別了3,226宗有關劏房業主涉嫌違反上述租管條例的個案。最新截至2024年5月底的檢控數字,估價署已成功檢控269宗個案,共涉及231名業主,合計總罰款共492,010元。

本年度主動查核額外不少於1,000個劏房戶業主

為進一步打擊違例行為,何永賢指,除了現時每年平均處理約1,400宗涉嫌違例個案的執法和檢控工作之外,估價署亦將加大力度另行訂立了績效指標,目標是在2024/25年度,主動查核額外不少於1,000個劏房戶業主,察看有否觸犯租管罪行。

估價署已開始發信予目標劏房戶業主,要求他們提供其租賃資料供查核。
 同時,2023年《施政報告》公佈成立由財政司副司長領導的跨部門「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為全面處理「劏房」問題作深入調研,並在今年8月向特首提交具體建議。

將委託顧問走訪各類劏房戶收集數據

何永賢表示,上述工作組自去年10月成立以來,相關政策局及部門就訂立劏房居住環境的最低標準、取締不合最低標準的劏房等議題,已作多次內部討論。政府亦委託了顧問公司走訪全港不同類型的劏房戶收集數據,以協助工作組了解現存劏房及住戶的最新情況。

但何永賢強調,要取締不符合標準的「劏房」不能一蹴即就,因為所涉問題錯綜複雜。工作組在制訂相關政策時,一方面會規定所有營運或出租的劏房應提供一個合理及安全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則不可讓劏房戶因劏房被取締而導致流離失所,並同時小心平衡相關政策對劏房租賃市場(包括租金)和租客的影響。@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