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法院會今天(28日)續審國會職權修法草案,台灣民眾不滿國會擴權的聲浪高漲。繼日前立法院外逾10萬人聚集及9縣市抗議行動後,今天全台增加到有15縣市串聯抗議活動。此外,27日再有92名法律學者聯署呼籲「國會五法」退回委員會。

台灣立法院會經過17日、21日、24日3天3夜的表決大戰,已二讀表決通過增訂國會調查權、人事同意權改記名投票、被質詢人藐視國會最高罰新台幣20萬元(約0.65萬美元)、總統國情報告應即問即答等關鍵條文,其餘十多個條文今天續審,並拚三讀。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24日表示,原則上可在今天把國會改革五法順利三讀通過。

2024年5月28日,台北,台灣立法院各黨立委張貼各種橫幅和標語。(宋碧龍/大紀元)
2024年5月28日,台北,台灣立法院各黨立委張貼各種橫幅和標語。(宋碧龍/大紀元)

台灣立法院會今天續審國民黨(藍)、民眾黨(白)所提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法案,藍白立委在上午7時議場開門後再佔據主席台,民進黨(綠)立委則全部穿著黑衣服,上面寫著「反黑箱反擴權」,似乎和當年香港「反送中」穿黑衣抗爭者行動抵制中共滲透相呼應,並持續用點名表決、重複表決,全案重複審查,拖延議事等方式,要求法案退回重審。

2024年5月28日,台北,台灣立法院各黨立委張貼各種橫幅和標語。(宋碧龍/大紀元)
2024年5月28日,台北,台灣立法院各黨立委張貼各種橫幅和標語。(宋碧龍/大紀元)

全台15縣市民眾大串聯 抗議國會職權修法

台灣立法院會審議藍白所提國會改革法案引爭議,激起民眾的不滿聲浪高漲,民團號召抗議行動,多日來參加人數越來越多,繼17日、21日陸續有民眾在立法院周遭集結抗議後,24日民團宣布立法院場外人數多達10萬人抗議,且全台多縣市都有民眾上街表達反對修法訴求,並相約28日再上街頭。

今天抗議民眾再次聚會街頭。民團舉辦的「528全台青鳥行動」共有15個縣市,包括台北立法院外(新北、基隆都屬北北基生活圈可能參加台北活動)、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嘉義、雲林、台南、高雄、屏東、宜蘭、台東、花蓮、澎湖等地,都同步發起抗議活動。

據了解,台北場主舞台改在濟南路,第二舞台在青島東路。今天一早許多民眾不畏雨勢穿著雨衣齊聚立法院外圍,現場高喊口號重申「反對國會黑箱」、「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主辦單位晚上9時25分宣布,濟南路、中山南路、青島東路現場人數已經突破7萬人參加。

台灣民團發布反國會濫權行動,呼籲「懸崖勒馬,提出覆議,重啟對話,草根民主」,指出從17日、21日、24日到今天,是超過十萬公民集結的行動,讓企圖突襲台灣民主體制的藍白二黨,第一次出手,就踢到鐵板。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表示,「我們是台灣自主公民,不因政黨號召而來,也不因政黨勸阻而去。」

賴中強說,這是立法院連續第四次院會的大型集結,已經創下社運史的紀錄。「台灣公民力量不允許民主倒退,國會必須堅持合議制精神,讓少數黨的意見可以被討論,讓多數黨的意見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與合理的程序被檢驗,我們絕對不讓藍白二黨『封殺提案』『全案保留』、『三分鐘後停止討論』的多數暴力輾壓,成為民主台灣的國會新常態。」

經民連副秘書長許冠澤表示,威權國家對民主國家的認知作戰,要讓民主社會的各種意見更極端化,彼此不信任,無法對話,讓民主喪失相互理解、化解爭議,尋求共識功能。「我們呼籲各界檢視立法院公報的三讀條文,真誠地與不同意見者溝通。我們願意相信,經過此番對話溝通,立委感受人民的意志後,重新覆議結果會有不同。我們相信台灣公民力量,也相信台灣社的集體智慧。」

逾90名法律學者聲明:國會改革有違憲疑義 籲國會五法退回委員會

台大、政大、成大、中正、中興、海大、東吳、東華、逢甲、東海、義守、中原、文大、靜宜,空中大學、雲林科大、勤益科大及中研院研究員等39位法律學者發起聯署聲明,要求立法院應將國會五法退回至委員會充份討論,參與聯署的學者持續增加,截至27日晚間共有92人已經聯署。

聯署聲明指出,目前立法院正在進行二讀程序的「國會五法」,因程序瑕疵與內容違憲備受爭議,不但導致國會內部激烈抗爭,社會大眾亦產生疑慮,24日台灣各地民眾運動即展現反對倉促通過的強烈民意;作為法律學者,呼籲立法院暫停「國會五法」的二讀程序,並將其全部退回委員會充份審議,廣諮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社會各界意見,以建立具有高度共識併合憲的制度。

聯署聲明提到,台灣憲法並未明文規定國會調查權,其主要依據為司法院釋字第325、585、633號與729號解釋,前述解釋分別闡明「文件調閱權」、「國會調查權」在權力分立原則下的意義、內涵、權限主體與對象、程序和救濟等內容,劃定立法院制定相關法律的憲法界限。

聯署聲明還提到,國會五法的修訂,不僅涉及立法院與行政院的權責關係,更涉及公務員以外一般人民重大權利的限制,立法院強迫人民配合調查的手段與其相應的行政罰或刑罰,以及人民是否得拒絕出席、拒絕陳述、拒絕提供資料等問題,皆涉及人民的人身自由、表現自由、資訊私隱權、財產權等憲法權利,其目的、範圍、手段、程序保障與救濟均須詳加規定,目前法案顯然不足。

對於目前立法院已二讀通過的修正條文,聯署聲明認為,除了是否符合憲法有諸多疑義,也有不少自我矛盾之處,若繼續倉促在二讀程序中未經審議而全部表決,除了產生許多違憲疑義之外,未來在適用上勢必發生許多爭議與問題。

聯署聲明指出,國會質詢或調查權制度的完備化,固然是台灣國會改革應該推進的事項,然而各個民主國家的具體法制設計,均有重大差異無法直接移植,若逕以外國法制之表象作為參考倉促立法,或未顧及憲政體制的權力平衡,甚至對於人民與官員基本權利的過度侵害,將造成憲政體制的混亂。

聯署聲明也呼籲,在這個台灣民主發展的「憲法時刻」,他們呼籲立法院不要在本周倉促表決,將其退回委員會,讓相關法案能夠在各界充份參與與討論之後,再做周延而完整的立法。倘若立法院仍執意進行三讀程序,將呼籲行政院與總統依據憲法規定行使覆議權,退回立法院重啟審議。

此前,台北律師公會18日發表聲明指出,立法院多數陣營相關草案未經實質討論,剝奪人民對重大議題參與審議的對話機會,強行表決更違反程序正義。立法程序斲傷台灣民主根本,該會表達高度憂慮。全台灣律師聯合會(全律會)18日則發布聲明指出全律會基於律師保障人権、實現社會正義及促進民主法治的使命,呼籲立委應實質討論、審議,切勿以黨派之私而破壞民主憲政運作。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司改會)24日指出,檢視國、眾兩黨共同提出的版本,發現確有諸多違反法律原則乃至於憲法疑義,應立即停止續行立法院會審議及表決。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司徒文、楊甦棣等30位國際學者、倡議人士20日在《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發表聯署聲明,關切藍白國會改革版本超出各憲政民主國家範疇,顛覆法治及國會程序,表達關切與擔憂。

美國非牟利組織國際共和研究會(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東亞暨太平洋研究主任金恩(Adam King)及該智庫主席垂寧(Daniel Twining)26日在《外交家》雜誌共同發表專文指出,台灣總統賴清德剛就職,立法院這些法律沒有急迫到要跳過民主程序,就強用表決方式通過修法,而且提案內容涉及為中共開方便之門,「北京可能成為台北倉促通過這些法律的贏家」。

而此前,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今年2月披露,中共黨魁習近平試圖利用台灣立法院在野黨的勢力搞亂台灣,還有一份文件《佔領台灣立法院制高點的統戰戰略要點》,已經發到中共各個省市自治區的統戰部、政協和地方國台辦的主管領導一級。在當前立法院擬強行通過國會擴權法案之際,袁紅冰的爆料引發媒體關注。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22日晚間在Facebook發文表示,「這幾天因為立法院的亂象,迫使上萬群眾上街頭抗議。才有不少人注意到,我的好朋友、旅澳作家袁紅冰,早在今年2月就披露了中共的統戰作戰計劃,現在看起來應該是真的……」

台灣勵志協會(TIA)行政總裁賴榮偉對大紀元表示,藍白立委擬強行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四案,有這麼急著要三讀通過嗎?他質疑,為甚麼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4月26日率領17名國民黨立委,前往中國大陸訪問回台後,在立院就有一連串積極作為,平常立委出席立法院的質詢有這麼積極嗎?藍白立委通過改革法案將箝制行政權,把台灣搞亂讓中共有可趁之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