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暫緩原定8月1日實行的垃圾徵費計劃,沒訂具體實施日期。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今早(28日)在商台節目中,批評政府在條例實施前,配套及推行時間都掌握得不好,今次廣泛討論處理廢物的議題是好事,惟擔心一旦暫緩計劃,市民討論冷卻難「撻返熱」。

何漢威表示,環保團體、關注環保議題的人士,以至物業管理業及商界,都對政府的決定感到失望。他指,綠領行動去年9月已覺政府在過去一段時間,有在社會上大力宣傳推廣垃圾徵費議題,「配套和推行的時間都掌握得不好」,背後問題亦沒有著力解決,包括將壓力轉移至物管公司及前線清潔工,令其慘變磨心。

他又指,社會聚焦點關注甚麼行為屬於違法,但除了綠在區區以外,似乎沒有討論過環保生活方式等,或如何協助市民減廢,「這些focus(重點)似乎錯了」。 其稱,過去多年本港都未曾廣泛及熱烈討論處理廢物的議題,認為今次提升了市民的關注是好事,「如果令它冷卻了,還可不可以『撻返熱』,我自己都好擔心。」

綠領行動昨晚亦發新聞稿回應,指明白「先行先試」期間出現各種問題,但其原意正是落實收費前發現並理順相關問題。因此,即使政府暫緩實施垃圾收費,類似「先行先試」的分階段實施方式,應延續推行及進一步擴大,好讓市民及各界適應,並提供誘因,鼓勵讓有意主動試行垃圾收費的處所,以及行業參與垃圾收費。

同時,該會亦期望政府可以設定短、中、 長期減廢績效指標,即使垃圾收費不再於8月1日推行,政府仍必須按照此「路線圖」推動減廢回收。例如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等應率先擔當「減廢火車頭」,帶頭推行垃圾收費,再延伸至不同界別,以至三無大廈、鄉郊等涉及較複雜問題的處所及地點,並定期向立法會及公眾匯報工作進度,以便監察。

另方面,政府應該進一步向清潔工或前線處理垃圾的職員,提供更廣泛的教育及支援,包括訂立比目前更清晰的作業指引或實務守則,提供多實例讓他們參考及跟從,讓釐清他們的權責,避免工友們在工作期間的誤墮入法網。@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