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李小姐因為月經量多和出血時間過長,前往醫院求診,通過內診和超音波檢查之後,發現子宮腔內有息肉生長;醫師與李小姐討論之後,建議採用子宮鏡手術切除息肉。

手術進行時,通過子宮鏡發現李小姐的子宮腔內有大約3公分的息肉,經由冷刀幫助,手術在10分鐘內結束,精準且完整切除息肉;術後解決她經血量多和出血時間過長的症狀。

子宮息肉的發生原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鍾凱丞說,子宮息肉好發於20歲~50歲的女性,發生原因推測與雌激素曝露相關,具有身材肥胖、多囊性卵巢、補充過多雌激素藥物的女性,罹患的風險比較高。

如果息肉生長在子宮頸口,可以通過內診檢查發現;但如果是生長在子宮腔內,則需要通過超音波或子宮鏡確認。

大部份的息肉為良性,沒有症狀者可以考慮定期追蹤;一旦息肉造成經血量過多、出血時間過長、非月經期間出血、停經後出血、影響懷孕等情況時,建議進行手術切除,除了能緩解症狀之外,也可以通過病理檢查確認息肉的良惡性。

切除子宮息肉手術有哪些?

鍾凱丞說明,切除子宮息肉的手術有傳統的子宮內膜刮搔術,以及後來發展出通過子宮鏡的電燒刀,以及新式的冷刀切除。

(Image by freepik)
(Image by freepik)

不過,子宮內膜刮搔術無法在鏡頭下看著病灶處理,所以在刮除息肉時也容易一併造成周圍的內膜受傷,比較容易產生術後沾黏的現
象;子宮腔內的沾黏會造成經血排出不順,或是著床不易而難懷孕。

至於子宮鏡手術,醫師可以通過鏡頭準確地看著病灶進行切除,避免不必要的損傷。以往都是使用電燒刀來進行息肉切除手術,但是因為電燒的過程仍會產生熱能擴散效應,鄰近息肉的內膜仍可能因為燒灼造成手術後的沾黏;雖然沾黏機率比刮搔術為低,但患者為不孕症患者,或是仍有生育考量者,還是要儘量避免發生沾黏。

新式的子宮鏡冷刀息肉切除,是在鏡頭下對準病灶,通過高速旋轉的刀片將息肉切割、絞碎之後,配合抽吸管直接將組織吸出子宮腔,不需要器械反覆進出子宮,減少手術時間;而且過程中沒有經過電燒,不會有熱傳導效應,能降低手術後沾黏的風險,保有比較高的手術後懷孕機率。

此外,冷刀的器械管徑也比傳統子宮鏡細,可以避免為了進行手術而過度擴張子宮頸造成受傷或出血。

術後叮嚀和飲食建議

鍾凱丞提醒,在進行息肉切除手術之後,需要定期做超音波追蹤,以確定息肉是否有復發;日常生活要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飲食上應
避免吃過多油炸、刺激性的食物,也要減少攝取含有雌激素的食物;如果發生不正常的經期出血,或是受孕困難的情況,務必即時前往醫院諮詢和檢查,以及早治療、降低傷害。◇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