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光纜(Submarine Optical Fibre Cable)是國際互聯網的大動脈,承載了全球約99%的洲際通訊數據流量。這已成為中美戰略競爭的一個關鍵領域。
美國是全球海底光纜的匯聚中心,其東西海岸分別連接歐洲和亞洲,南美的網絡也多路由北美,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底光纜幾乎都以美國為起止點,或途經美國領土。美國因此成為世界流量中心,歐洲-美國、亞洲-美國、拉美-美國是國際帶寬最大的三個方向,即使中東、非洲也要經歐洲轉接美國。
中國(中共)1994年4月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成為國際互聯網第77個成員。但中共覬覦美國,已制定了爭奪全球訊息霸權的戰略。
2016年,當局推出《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網絡強國」建設「三步走」(時間節點分別是2020、2025、本世紀中葉)。其中第二步的部份目標是:到2025年,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達到48Tbps,建成四大國際訊息通道,連接太平洋、中東歐、西非北非、東南亞、中亞、印巴緬俄等國家和地區,湧現一批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網信企業。2017年,當局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增列「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的《「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特別指出「推動共同規劃建設海底光纜項目,提高國際通訊互聯互通水準」。外界認為,「一帶一路」大多數項目是由中共建設、資助和控制的,讓許多國家面臨債務風險,這可能導致喪失主權,並使中共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投射力量。而海底光纜正是中共挑戰美國的一個戰略工具。
海底光纜行業技術門檻高、建設難度大,只有美國、法國、日本等國才具備完整的產業鏈,市場被SubCom(美)、Nokia/ASN(法)、NEC(日)三家公司所掌控。
中共出於戰略考慮,提供巨額補貼,大力扶持相關廠商——核心企業是成立於2008年1月的華為海洋。華為海洋定位為海纜通訊網絡建設解決方案提供商,是華為與英國知名企業全球海事系統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合資公司,兩家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到2018年,華為海洋的全球市場份額佔比超過10%,成為世界排名第四的海底光纜企業。2019年美國制裁華為,華為被迫將華為海洋51%的股權賣給亨通光電,2020年11月初華為海洋易名為華海通訊。亨通光電從2009年開始投入海纜業務,其在國際海洋市場上承接海底光纜訂單已突破了1萬公里。亨通光電控股華海通訊,實力大為增強。
在國際市場上,華海通訊透過政商合作,尤其是三大國有電訊營運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大力支持,降低製造和鋪設海纜成本,以掠奪性的定價策略搶佔市場。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全球海底光纜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在2018-2022年全球交付的106個海纜系統中,按交付海纜數量看,ASN、SubCom、NEC和華海通訊佔比分別為22%、12%、7%和23%;按交付海纜長度看,ASN、SubCom、NEC和華海通訊佔比分別為29%、40%、7%和18%。
中共在海底光纜的擴張,給美國和世界的訊息安全帶來嚴峻挑戰。美國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全球互聯網的持續健康發展取決於數據在邊界間的自由流動,這得依靠值得信賴的電訊基礎設施」,「各國必須優先考慮國家安全、數據安全和私隱,通過建立適當的政策和監管框架,全面排除不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包括無線網絡、陸地和海底光纜、衛星、雲端服務和數據中心。」
2020年8月5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在記者會上宣布美國建立「乾淨網絡」(Clean Network),計劃包括:乾淨的營運商(Clean carrier)、乾淨的商店(Clean store)、乾淨的應用程式(Clean Apps)、乾淨的雲端(Clean cloud)和乾淨的電纜(Clean cable)。其中,「乾淨的電纜」是確保連接美國與全球互聯網的海底電纜不會「被中國(中共)大規模破壞收集情報」;並將與外國合作夥伴合作,確保世界各地的海底電纜不會受到類似的破壞。2020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修訂電纜著陸許可證,旨在加強投資限制,確保敵對國家無法竄改或攔截海纜所乘載的通訊內容。
2021年1月美國政府更換,但「乾淨的電纜」政策卻被繼續執行,並將「華海通訊」「江蘇亨通光電」「江蘇亨通海洋光網系統」「中天海纜」等相關重點企業納入出口管制清單(Entity List)。2023年2月和3月,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和眾議院分別通過《海底電纜管制法案》,明確限制中國(中共)企業獲取海纜相關技術和產品,參與投資和承建新海纜項目。
美國一方面提醒國際社會對中共的惡意攻擊和間諜竊聽等安全隱患增強警戒,另一方面利用自身優勢、聯合盟友,阻擊中共在海底電纜方面的擴張,迄今已取得一定成效。
例如,2020年4月,美國司法部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否決了將香港納入一條橫跨太平洋的光纜網絡(PLCN)之內;2020年,智利放棄中共海纜建設方案轉而採用日本提案;2021年,世界銀行取消了其領導的連接三個太平洋島國(瑙魯、密克羅尼西亞、吉里巴斯)的光纜項目,華海通訊標案無效;2022年,從東南亞到歐洲的1萬9,000公里長的「Sea-Me-We 6」光纜項目的合作方,也在最後時刻由華海通訊變為美國供應商SubCom。
不過,中共不會放棄其在海底光纜方面的野心,而會想方設法與美對抗。例如,據《金融時報》2023年3月中報道,中共刻意刁難、延遲審批它國企業申請在中國領海外鋪設海底電纜的許可證,迫使企業繞道而行、避免在南海施工。又如,中共從「Sea-Me-We 6」光纜項目出局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即籌劃耗資約5億美元的EMA(Europe-Middle East-Asia,即歐洲-中東-亞洲),計劃連接香港與海南島,然後連通新加坡、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埃及與法國,由華海通訊負責製造與鋪設,官方會予以補貼。
根據中方數據,截至2023年底,中國共參與建設24個國際海纜系統,投資建設的現役國際及港澳台通訊海纜共17條,購置或租用了30餘條國際海纜,建設境外通訊網絡節點230多個。這遠不能與美國同日共語。
但是,中共的野心卻不能輕視。例如,半官方的《全球海底光纜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預測,2023-2028年全球將新建153個海底光纜系統,新建海纜長度約77萬公里;其預計中國企業可參與海底光纜系統77個,海纜長度約34.5萬公里,市場規模達百億美金級別。
雖然美國目前擁有全面的優勢,但中共慣於打「超限戰」,雙方在海底光纜方面的競爭未有窮期。#
大紀元首發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