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牙科街症輪候辦法於今年7月起改變,市民可提早於服務前一晚8時開始初步登記,以致翌日診所開門時,能取得派籌,以取代現時須於凌晨12時登記後,於翌日早上派籌的做法,免卻深宵輪候;政府並計劃今年內推出網上電子派籌登記。然而,有基層組織及議員均指,修改輪候登記法是治標不治本,未能解決政府牙醫人手及服務不足問題。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今早(8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中受訪時表示,新安排可減省輪候程序,晚上8時開始初步登記後可知道診症時間,而不須像現時翌日回到診所才知派第幾籌而知道診症時段。然而,他指新做法仍然治標不治本,只是把深宵排隊,變成了提早在中午後開始排隊而已,卻未解決衞生署牙科服務人手不足的根本問題。即使日後透過電子派籌作網上預約,仍改變不到名額不足問題;加上長者或有數碼鴻溝,未必懂得使用電子登記,需要由家人、長者中心、社會服務中心或衛生署牙科中心的人員協助。

彭鴻昌歡迎政府於明年起,在現有2萬個街症名額上,以新模式額外增加4萬個名額,透過非政府機構向弱勢社群提供牙科服務,認為透過志願機構動用私營的牙科人力資源,有助舒緩政府服務名額不足問題,但這些服務主要屬緊急性,如止痛、拔牙及未來政府增加的補牙服務,他建議若政府牙科診所能同時提供定期口腔檢查服務,預防牙患,服務便更全面。

至於增加現有街症名額至4萬個,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關注現有牙醫的數目能否配合新增的名額服務。她指,現時全港註冊牙醫約2,800多人,政府曾說本港每一人有0.37個牙醫,這比例遠低於其它城市;而且現時的牙科專業輔導人員亦太少,質疑政府有否認真改善,例如今年牙科治療師新增學額只有4個,因此呼籲市民做好基本口腔護理,不要等到牙痛去就醫,因為現時政府牙科改變輪候取籌方法解決不了問題。她同時建議,政府可向職級較高而有能力的公務員給予資助,讓他們使用公私協作的牙醫服務,以騰出政府給他們的政府牙科服務配額予公眾使用。

香港牙醫學會前會長王志偉說,現時衞生署牙科醫生380多個職位,有108空缺(約三成),短缺情況嚴重,原因主要是退休潮及移民潮,以及疫情後市民恢復牙醫護理,令政府牙醫更不足。

然而,他認為這只是短期問題,情況將扭轉,因為多了市民到大陸光顧牙醫服務;本地牙醫收生名額近年增加,畢業生由每年只有數人加入政府,增加至近年的每年數十人;再加上未來政府容許非本地牙醫在港執業,相信108個空缺很快填滿。@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