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黃老先生前一陣子只要上廁所,肛門就會出血,用手摸還摸得到一個小肉塊,而他以為是痔瘡,將小肉塊推回去就行;但是肛門出血的情況持續將近一個月,在家人的堅持之下,他才前往醫院就醫。
就醫後發現,他摸到的肉塊並非痔瘡,而是一顆4.6公分大的息肉在直腸裏面,而且形狀寬扁,無法通過大腸鏡切除;醫師考量息肉距離肛門口約5公分處,於是採用經肛門微創手術切除息肉。
黃老先生術後完全沒有腹部或其它額外傷口,恢復得很快,隔天就出院,也不再為如廁出血所苦;而且最後病理報告為大腸原位癌,不需要進行化療或放療,只需要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直腸位於狹窄的骨盆腔內
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莊偉說,直腸是消化系統的一部份,也是腸的最後一部份,在肛門的前面,作用是積累糞便;其長度因為每個人生理結構不同而有差異,大約12~16公分長。
直腸位於狹窄的骨盆腔內,周圍同時有膀胱、輸尿管、攝護腺或子宮卵巢,因此要切除腫瘤或息肉並不容易。
直腸息肉的處理方法和風險
陳莊偉指出,在臨床上,簡單的直腸息肉可以在大腸鏡檢查時一併切除,而複雜的息肉或腫瘤就要通過腹腔鏡手術或傳統手術來處理,且需要連帶切除部份腸段,並進行腸吻合術,術後可能發生腸道癒合不良的滲漏風險,或是需要暫時依賴腸造口排泄,非常不方便。
經肛門微創手術的優勢之處
陳莊偉表示,以直腸腫瘤為例,傳統的經肛門手術只能針對小於3公分和周徑小於直腸30%的腫瘤,而且必須在距離肛門口8公分的位置才能執行,做法與痔瘡手術類似,即是將肛門口撐開並伸入器械處理,所以光線無法照進去、視線範圍有限、助手協助受阻,都是影響手術效果的因素。
而經肛門微創手術的優勢是結合了3D內視鏡影像系統和特殊手術操作管路,利用肛門的自然孔洞,不需要另做腹部切口和腸段切除手術,只要是距離肛門口15公分以內,未達乙狀結腸的直腸病灶都能處理。
此外,微創手術不會傷害到肛門括約肌,而且在3D內視鏡影像系統和4K高畫質放大螢幕的協助下,醫師和助手的視野範圍不再受限。
經肛門微創手術的適應症
陳莊偉說明,經肛門微創手術的操作是採單孔腹腔鏡的形式,所以會有難度,但對於已經孰悉腹部單孔腹腔鏡手術的專業醫師而言並不困難,可以提供患者復原快,以及安全、預後更佳的治療。
經肛門微創手術的適應症包括早期直腸癌、直腸困難息肉(大於3公分或形狀扁平的息肉)、黏膜下腫瘤(如腸胃道基質瘤、內分泌神經瘤)等,術後患者的肛門功能得以完整保留,而且具有失血量少、疼痛減輕、縮短手術和住院時間、不必切除腸段、避免腸造口等優點。
陳莊偉補充說,為了提升直腸腫瘤或困難息肉患者的治療預後情況,台北慈濟醫院積極發展經肛門微創手術,自2011年至今,治療年齡層橫跨33歲~91歲,目前已經完成超過150宗手術,而且所有患者預後情況都非常好。
如廁異常出血務必及早就醫
陳莊偉提醒,直腸癌約佔大腸直腸癌的30%,早期直腸癌則佔其中的20%~25%,如果能在早期進行手術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90%以上;而直腸困難息肉約有20%是惡性,不可不慎。
由於醫學的進步使過去必須要切除腸段的手術,如今可以通過自然孔洞就能治療,所以民眾更要保有健康意識;50歲以上是大腸直腸癌的好發族群,因此要定期做糞便篩檢,如果呈現陽性則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
此外,痔瘡的出血是黏膜破損所致,多數都是短暫間歇性出血,血為鮮紅色,一旦如廁出血超過2周,或是有大量出血的情況,務必及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