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調查顯示,逾半40歲或以上受訪港人認為,新冠病毒的威脅已變得很輕微,半數人有呼吸道病徵也不檢測。(余鋼/大紀元)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調查顯示,逾半40歲或以上受訪港人認為,新冠病毒的威脅已變得很輕微,半數人有呼吸道病徵也不檢測。(余鋼/大紀元)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調查顯示,逾半40歲或以上受訪港人認為,新冠病毒(Covid-19、中共病毒)的威脅已變得很輕微,半數人有呼吸道病徵也不檢測。另外調查亦顯示有長期病患的受訪者,以為自己感染新冠及其它呼吸系統疾病風險低及影響微。兩個團體呼籲保持防疫意識,政府及醫管局應確保人手、醫療物資及各類藥物存貨足以應對突如其來的需求。

兩個團體在今年2月13日至3月4日,調查303名40歲或以上港人。結果顯示,85%受訪者曾感染新冠肺炎,平均達1.5次,最近感染平均為11個月前。13%受訪者或其親友曾因此而入院。然而,56%受訪者認為該病毒的威脅已變得很輕微,僅半數受訪者有上呼吸道徵狀時會做檢測。

醫生:長期病患者輕視呼吸道傳染病 令人擔憂

另外48%有長期病患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未來半年感染Covid-19及流感機會很低,49%認為即使同時感染,病情也不會嚴重。

兩個團體提醒,於過去2個月,已有逾400個新冠嚴重及死亡個案。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召集人、醫生龐朝輝表示,香港的中老年人,特別是長期病患者輕視新冠及其它呼吸道傳染病的威脅,情況令人擔憂。

有研究發現,只要有1項長期病患,其新冠死亡風險已較沒有長期病患人士大增50%。若同時感染新冠、流感或肺炎支原體,死亡率更增加達2倍。一項英國研究指出,同時感染新冠及流感,死亡率較只感染新冠病毒高1.3倍。另一美國研究顯示,若同時感染新冠及肺炎支原體,住院患者的死亡率較只感染新冠肺炎高逾2倍。另有研究顯示,53%感染後接受深切治療的長者需使用呼吸機,其死亡率更高達97%。

新冠反撲 醫生:大部份港人缺乏抗體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分析,不少人以為曾染疫便可免疫。但研究顯示,變異病毒株自BA.1起的再次感染風險不斷增加。

以感染後40周作界線,75%感染早期變種病毒株Alpha、Beta或Delta人士仍有保護力;但感染BA.1者則降至36%,感染BA.4或BA.5人士,再次感染風險更高。他指出,大部份港人於2022或2023年感染,當其時主要是BA.1或之後的病毒株,加上2022年之後甚少人接種疫苗,故大部份港人已缺乏抗體。

研究團隊又指出,調查揭示港人依賴藥物及政府,有44%受訪者不擔心長者家人或親友受感染,認為有藥可醫。87%受訪者認為政府應及早準備足夠呼吸道病毒藥物。有49%受訪者認為,足夠藥物較疫苗(28%)及足夠公立醫院病房及醫護人員(23%)更重要。

港同時面對流感及肺炎支原體夾擊

林緯遜引述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稱,全球新冠檢測陽性比率近月增加、因新冠入院並需接受深切治療比率,創過去一年新高。另外,隨著JN.1取代XBB,成為本港最流行的變異病毒株,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相對今年1月,最新新冠肺炎定點普通科門診個案求診率增加逾1倍。

此外,市民亦正面對流感及肺炎支原體夾擊。過往冬季流感於冬季後完結,但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現時本港流感整體活躍程度維持在高水平。林緯遜更表示,檢測陽性比率持續上升的肺炎支原體不容忽視,可致持續發燒、甚至呼吸衰竭及肺外併發症。

籲市民保持防疫意識 政府應有充足及不同新冠藥物

蘇曜華建議,隨醫管局更新新冠治療的指引,亦應及早為高危患者做好準備,不同藥物均應有一定儲存量,包括支援性藥物、口服抗病毒藥物及靜脈注射抗病毒藥物。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呼籲市民及政府做好準備,市民特別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應保持防疫意識,例如有呼吸道病徵時做檢測及戴口罩、於人多地方戴口罩、保持良好的手部衞生、定期接種新冠、流感疫苗。

另外,他們認為政府應及早做好資源分配,安排醫療物資儲備,特別是需留院及未能使用新冠口服藥的患者,應及早處方新冠靜脈注射抗病毒藥,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併發症及住院醫療成本。@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