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女病人鄧桂思,在2016年在聯合醫院被診斷出患有腎病,期後覆診期間疑因醫生開漏藥,出現急性肝衰竭,兩度換肝後於2017年不治,死因裁判法庭今日(16日)繼續死因研訊,涉事的時任聯合醫院副顧問醫生陳小劍作供,稱是跟隨另一醫生林治崑的決定,未有加開抗病毒藥。但是認同如果有當面問鄧,是否願意服用抗病毒藥,「或者件事會比較好嘅結局」。

鄧桂思患乙型肝炎和「甲型免疫球蛋白腎病」。陳小劍供稱,2017年2月17日曾為鄧桂思覆診,見到林治崑寫下的醫療紀錄,提到已經向鄧講解服用類固醇的利弊,並留意到林為鄧處方每日40毫克類固醇。

陳當日留意到鄧有面部腫脹,相信是類固醇的副作用,陳並向鄧解釋類固醇引發副作用,決定減少類固醇的劑量,每兩星期減5毫克。

陳小劍表示,是基於團隊合作的工作環境,相信林治崑已與鄧討論,重覆開出林治崑處方的血壓藥等,但沒有開抗病毒藥。陳並提及,根據醫療紀錄,林稱已經解釋服用類固醇6個月的利弊,認為他們已經討論,得出結論是鄧拒服抗病毒藥,故沒有重新審視處方。他補充,當時的抗病毒藥是病人自購藥物,每天藥費為60至80元,對林無處方感到「並不十分奇怪」。

陳小劍又說,當時鄧桂思的肝功能正常,並有為她安排下一次肝臟檢查。但是事後回想,如果當時自己再問問鄧是否願意服用抗病毒藥,「或者件事會比較好嘅結局」。

知道未有處方抗病毒藥 嚴重可致死

陳指出,事發後醫管局更新指引,建議同類情況在處方類固醇時,亦要處方抗病毒藥。他又確認服用高劑量類固醇,會增加乙型肝炎復發機會是常識,若未有處方抗病毒藥,嚴重可引致死亡,但機會不高。

鄧桂思的長女胡尚佑問陳小劍,知道乙肝病人應服用抗病毒藥,為何沒有停下工作,了解林治崑開藥的判斷。又問陳跟從林治崑作決定時有沒有懷疑過無問題,及有否嘗試問林。陳回應不記得有沒有想過有問題,但承認沒有問林。

案件編號: CCDI-808/2017(SH)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