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帶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女病人在2016年在聯合醫院被診斷出患有腎病,期後覆診期間疑因醫生開漏藥而出現急性肝衰竭,兩度換肝後於2017年不治,死因裁判法庭今日(15日)展開死因研訊。死者女兒質疑,聯合醫院起初沒有提及開漏藥一事,直至她主動查問時,院方才公開事件。

死者為鄧桂思,於2017年8月26日在瑪麗醫院被證實死亡,終年44歲。死因裁判官為周慧珠,設陪審團審理。死者女兒沒有律師代表,自行應訊,醫管局、醫生林治崑以及陳小劍被列為利害關係方。

庭上讀出事件的時序表指,死者鄧桂思於2008年6月在聯合醫院被診斷出帶有乙型肝炎病毒,鄧在2016年7月因頭痛及高血壓,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求診2016年8月29日及2017年1月20日為死者診症,醫生陳小劍則於2017年2月17日為死者診症。

及至2017年4月1日,死者因黃疸及身體不適再次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求診,並於翌日首次獲處方類固醇藥物;惟死者肝功能持續變差,後分別於4月13日及20日接受活肝及屍肝移植手術,終於同年8月26日死亡。

鄧桂思的長女胡尚佑供稱,母親生前為兼職清潔工,以往母親覆診後回家,能和家人正常溝通,直至2017年2至3月起,母親身體不適,看來疲累和臉部腫漲。胡表示,母親2017年4月獲私家醫生轉介至聯合醫院求醫,再從聯合醫院轉至瑪麗醫院換肝,當時轉院情况緊急,家人曾為換肝事宜奔走,直至2017年4月中「坐低冷靜下來處理件事」,始想起母親的病情為何急速惡化。

胡尚佑指,事後曾獲瑪麗醫院的醫生告知,醫生處方大劑量類固醇時,應同時處方抗病毒藥物,才知道母親情況或因醫生開漏抗病毒藥導致。胡質疑,兩名涉事醫生過去亦處理不少同類病人,為何會未有向母親處方抗病毒藥,並質疑聯合醫院起初沒有提及開漏藥一事,直至她主動查問才公開事件。另一方面,她又指聯合醫院就醫生有否察覺母親是乙肝帶菌者,曾有矛盾的說法,希望了解真相。

案件編號: CCDI-808/2017(SH) @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