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良好都唔准提早放監!「美國隊長2.0」突然坐多20個月

《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在上周六開始已經生效。而第一個受影響的苦主似乎已經出現了。他就是人稱「第二代美國隊長」的社運人士馬俊文。大家還記得他嗎?

馬俊文被指在2020年8月至11月反送中運動期間不斷公開叫口號,被控《國安法》之下的「煽動他人分裂國家」。他在2021年被判罪名成立,監禁五年九個月。在2022年上訴成功,獲減刑到五年。

如果獄中行為良好的話,刑期會再減三分之一,所以他原本應該昨日(25日)出獄。

而網上有消息說,他的朋友在昨日早上大約九時開始,在大嶼山塘福懲教所外面等他出獄。約十時打電話去塘福懲教所問,知道他還未離開監獄。十時三十六分,再收到懲教署職員通知,說由於二十三條已經生效,所以馬俊文未能夠放監。

那位懲教署職員當時還說,塘福懲教所都是第一次遇到這個情況,職員還了解中怎麼處理。

懲教署在回覆我們《大紀元》查詢的時候說,不會評論個別個案,強調最近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已經修訂了《監管釋囚條例》以及《監管釋囚規例》。

如果某個囚犯因為所謂危害國安罪行而坐監,除非懲教署署長信納他不會不利國家安全,否則無法像以前那樣,因為獄中行為良好而獲得減刑三分之一。

而最辣的是,就算囚犯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之前被判刑,都會受到新條例影響。

原本以為馬俊文昨日(25日)可以重獲自由,但是按照懲教署的說法,他有可能要再坐多大約二十個月。

很多網民對於這個消息都覺得很生氣。有人認為,連誤殺、強姦犯都可以減刑三分之一。但只是因為他說了一些不合聽的話,就不獲減刑了。

亦有人覺得馬俊文不好彩,因為如果他在三日前,即是二十三條生效之前放監,就不受影響了。

移民展人頭洶湧 家長稱為子女教育移民

關於二十三條立法的影響,外界估計將會引發新一輪移民潮。

數日前的周六、日,在灣仔會展舉行的國際移民及置業博覽會人潮洶湧。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參觀,講座幾乎爆滿。甚至在活動舉行之前,已有超過二萬五千人登記參加。

我們《大紀元》的記者也在現場,訪問了一些看展覽的市民。究竟他們為何要移民呢?

市民:「我們考慮會有小朋友,所以如果有的話,覺得在外國,如果有小朋友會放心一些,會覺得教育好一些!也有很多朋友移民過去,覺得讀書沒有那麼大壓力,小朋友開心一些!」

「我不想留在香港…我和家人去移民,看看孩子們是否跟我去…到了那裏不工作,我也有一些積蓄……23條立法是移民的原因之一,23條對於人的自由有更多的限制......想改變一下環境,住在香港何時都不滿意!外國住得舒服很多,開車也方便,找個車位也方便,也沒有那麼貴。香港這裏以前房價太貴,現在就下跌了一些!」

聽完仍然留在香港的人解釋為何他要移民之後,我們再看看外國媒體,發現原來也有內容關於香港的移民潮。

英國《泰晤士報》最近刊登了前《蘋果日報》記者Luz Yee,以及前民主派區議員林浩波的投稿。

選擇留港的Luz Yee說自己因為《蘋果日報》停運而失業,有同事因為《國安法》被捕。她和其他同事因為做過《蘋果日報》而在香港被視為「不受歡迎」,有些同事已經轉行,也有不少同事選擇移民。她說自己一直不打算移民,但是當研究完23條條文之後,也開始動搖,因為她現在幫某間海外媒體打工,擔心自己會被捕,在寫文章之前,都要自我審查。

而目前在英國,在2020年曾經參選立法會金融服務界的前南區區議員林浩波在文章裏就說,23條實施之後,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回到香港。而他認為23條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文章提到香港是他成長的地方,他的父母仍然留在香港,所以他很想回旺角探視他們。

他又說自己很掛念用竹昇麵做的傳統雲吞麵。每次有香港朋友去英國旅行的時候,都會叫他們買竹昇麵做手信。

垃圾膠袋徵費或爛尾?建制派集體勸李家超收手

大家除了關注23條之外,相信都很留意8月1日實施的垃圾膠袋徵費。不過,這件事可能又要再押後了!

《明報》政情版昨日(25日)爆料,有政府內部人士說,現在立法會裏面,反對垃圾收費的呼聲很高,社會也缺乏支持的聲音,不排除垃圾收費會「爛尾」。

報道說,政府最新的政策文件強調要「務實審視」情況。用這個字眼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市民對垃圾收費政策的期望。如果在試行階段發現有難以解決的困難的話,政府不排除會調整政策。

有政府裏面的人分析說,現在就算是中產階級,也沒有強烈支持政策。所以,政府放棄垃圾徵費的政治成本,遠遠低過推行這項政策。

報道也爆料說,立法會裏面,不同黨派都在遊說特首李家超放棄垃圾徵費。議員認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之下,這項政策很擾民,又會增加生活成本,容易引起混亂和民怨,建議政府找「下台階」放棄。

甚至,如果李家超肯放棄垃圾徵費政策,在民情上反而會加分,因為市民會覺得他肯聽民意。

有議員又認為,現在垃圾焚化科技已經大幅提升,對環境影響很低,建議政府興建焚化爐處理垃圾,減少堆填區的壓力。

這篇政圈風聲不是亂說的,在昨日(25日)立法會的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上面,經民聯工程界議員盧偉國發言說,8月1日是否真是適合全港實施垃圾徵費,有相當大疑問!

他又質疑政府,在8月1日之前,不能夠建立一個全港九新界完善的回收網絡,將會讓很多市民覺得非常不方便。

日圓貶值到幾時?《日經》提醒你留意重要日子

復活節假期即將來臨,有些人會利用假期整理房間,丟棄垃圾。也有些人會計劃在旅行結束後才回來丟棄垃圾。那麼,究竟去哪裏旅行呢?我相信日本是許多人的首選,因為日圓正在貶值。

《日經新聞》中文版在昨天(25日)發表了一篇專題報道,探討日圓會貶值到何時。報道指出,在3月22日的東京外匯市場中,日圓匯率一度貶值到1美元兌151.8日圓左右,創下2023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而在2022年10月,匯率是151.94日圓,創下1990年以來的最低點。現在,不僅即將接近那個低位,還有專家預測匯率將突破152日圓。

《日經新聞》表示,現在市場的焦點是日本政府會不會干預日圓匯率。然而,日本財務相鈴木俊一最近只是口頭干預,距離實際干預還有一段距離。有專家分析,現在日經指數正在上升,日本政府可能會容忍某種程度的日圓貶值。

而日圓會貶值到何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因素,包括美國的通貨膨脹率、美聯儲減息次數,以及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利率差距。

在3月27日,日本銀行的審議委員、被視為積極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鷹派成員田村直樹將發表演講。如果他提到加息,日圓可能會升值。而在3月29日,美國將發表2月份的個人消費支出指數,這個指數也會影響到日圓匯率。

打擊中共!《美日安保條約》將進行歷來最大升級

談到日本和美國的關係,最近有多間外國媒體收到消息,美國和日本政府正在計劃修改《美日安保條約》,而修改幅度是1960年簽署以來最大的。

雖然美、日兩國還未正式宣布,但消息指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在4月10日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舉行高峰會。在峰會之後,將發表共同文件,宣布修改《美日安保條約》。內容涉及調整駐日本美軍司令部的權限。

當駐日本美軍司令部的權限加強後,可能會有權規劃美日聯合演習或訓練,可以加強與日本自衛隊的統合作戰司令部的協調、資訊共享、物資調動等。目的是加強應對中共和北朝鮮的威脅。

另外,拜登在4月還將與岸田、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舉行三方會談。

踩場?大陸女子穿「漢服」遊京都

談到日本,最近有一條影片在網上廣傳。希望大家去日本時不會那麼不幸,看到這一幕。

這段影片應該是在京都拍攝的,有兩個來自四川成都的女遊客穿著漢服走在街上,引起了許多路人的注意。

然而,大部份的網民並不認同她們的做法,覺得她們非常無禮,好像是去別人的國家踩場,難怪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不喜歡中國人。

有網民提醒大家,出國旅遊時要入鄉隨俗,尊重其他人的文化。@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