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走入寒冬時,我們至少還有彩票」,中國年輕人用玩彩票來緩解對經濟和就業的焦慮。

商場、超市還有地鐵站裏的彩票店越來越多,買「刮刮樂」的人也明顯比一兩年前多了,而且大部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刮刮樂」是一種直接刮獎的彩票。

中共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彩票銷售額飆升至5800億元。根據國內市場研究公司Mob Data的數據,其中超過五分之四的客戶年齡在18歲至34歲之間,而2020年這一年齡段的客戶比例僅剛剛過半。

現在城市又湧出一些既賣彩票又賣咖啡的「彩咖店」,以吸引年輕族群前來消費。店名和招牌都很講究,比如:「美式成真」「一杯咖啡帶來好運」「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這個「萬一」濃縮了無數迷茫的年輕人買刮刮樂的理由。

彩票放大了人們對於獲得財富和改變命運的渴望。在中國,「一夜暴富」比「愛拼才會贏」更有吸引力。

從2023年流行「寺廟游」,年輕人燒香拜佛祈求找工作,到2024年的彩票刮刮樂,都反映出中國年輕人面對社會競爭加劇的迷惘和無所適從。

2023年8月10日,一名女子在北京的一個彩票攤位上購買彩票。外牆上貼的都是各種彩票。(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8月10日,一名女子在北京的一個彩票攤位上購買彩票。外牆上貼的都是各種彩票。(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年輕人買彩票是經濟環境太差所致

在彩票銷售激增之際,中國青年失業率在2023年出現飆升,以至於官方不再公布這類數據。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時,經濟增長比父輩要慢,除了忍受激烈的職位競爭,還需要克服更加難以實現的陞遷路。

《美國經濟期刊:經濟政策》2021年刊文說,調查結果顯示,寒門更難出貴子,中國底層的陞遷路幾近停滯,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爬上社會經濟階梯的可能性已變得越來越小,出現「越來越多的代際貧困陷阱」。

最近網上流傳一篇文章《中產的孩子沒有未來》,源自華為前員工聚會時的談話,談及現在的中國社會很卷。文章引發許多中國人的共鳴,不久在牆內遭到封殺。

18歲的中國傳媒大學電影系一年級學生吳澤浩(Wu Zehao,音譯)告訴彭博社說:「現在幹甚麼都掙不到錢。」

吳澤浩在北京旅遊區一家彩票店外說,自從最近一次假期中了100元以來,他每天都花30元買彩票。他補充道:「我真的覺得買彩票賺錢的機率更高。」

資訊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高級分析師邱多明(Dominic Chiu)表示,中國年輕人轉向彩票等方式尋求財富和成功,可能是因為經濟環境和就業市場的壓力越來越大。

微博上流傳的一句話是:「如果讓我在買車和買樓之間選一個,我會選擇買彩票,畢竟中一百萬的概率比我賺一百萬的概率更大。」

2023年7月25日,中國北京,人們在街道上通勤。 (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7月25日,中國北京,人們在街道上通勤。 (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黯淡的就業形勢 年輕人尋求立即致富

彭博社報道說,隨著2024年年初整體失業率再次上升,中國黯淡的就業形勢可能成為社會穩定的風險。這有助於解釋為甚麼北京會容忍彩票熱。

在北京一家購物中心,一位從事直播工作的年輕女子郭彤(Guo Tong,音譯)正在玩「刮刮樂」。

近年來,政府一直在打壓直播行業。她抱怨說,因為「有太多漂亮女孩」幹這行,早就不容易賺到錢了。

現在,郭彤每次花100元在彩票商店裏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她解釋說:「這是我們負擔得起的東西,也能讓我們立即致富。」

社交媒體微信上經常看到網民的各種彩票祈福貼,「誠心祈求:全家身體健康,工作一切順利,彩票得中大獎」。

除了個人買彩票,現在甚至還流行用「刮刮樂」上班打卡,如果一天刮一格,能持續刮兩周。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陳海平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表示,彩票店成了年輕人的社交載體,讓他們在一起刮彩票的過程中「抱團取暖」,尋找一種群體認同感。

「買彩票就像小時候玩抓娃娃一樣,重點不在於能獲得多少收益,而是為充滿不確定的生活增添一些意義和趣味。」他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